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论文
张謇《吴氏续修宗谱序》探微
时间: 2018-02-26     次数: 3975     作者: 夏冬波

  

张謇《吴氏续修宗谱序》探微

 

夏冬波

 

张謇于民国三年(1914)十一月为庐江鳌山吴氏撰《吴氏续修宗谱序》。张謇为何给庐江鳌山吴氏宗谱撰序?张謇与庐江鳌山吴氏又有怎样的交谊?张謇《吴氏续修宗谱序》说了些什么?这些对于张謇研究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张謇《吴氏续修宗谱序》全文如下:

吴为庐江著姓,衣冠文物之隆,事业勋名之盛,甲于一邑。謇少从武壮公问业,迢随南北,每治军之暇,辄召置帐右,为讲说经义及文字得失。后謇授修撰,供职词馆,复与公仲子彦复刑部以道义文学相切劘。自沧桑变易,响寂音沉,回忆师门,杳如隔世。

旧冬邂逅公哲嗣子恒都尉于京师,风雨联床,披诚畅叙。一日,子恒告謇曰:“吾家谱牒创自先大父兰轩公,经粤寇之乱,完本仅存一二。先君武壮屡议续修,累以军事,终未竟志,今距创修时七十余年矣。时会屡变,老成继凋,某懼生卒失考,商之族人谋续编辑。于前谱之已载者仍之,未载者续之。因流溯源,釐然不爽。兹将蒇事,君属在世好能洞悉某之家事,乞赐序简端。”謇闻子恒言,作而起曰:“三王之祭川也,先河而后海。世之论世系者,每曰木本水源。以似以续,累叶簪缨,其枝茂也,而未及其本;为孝为忠,人文代起,其流长也,而未窥其源。今观子恒之用心,然后知吴氏先祖之德,与其子孙之世其德,而克盛且久者,非偶然也。先民有言曰,谱所以维宗法之穷。今之士庶家往往专自封殖,视祖宗之裔支分派远,略无统纪,而敬宗收族,漠然不一动于心,谁复深仁孝之思,而亟亟修明于此哉?”

子恒独能勉筹经费,倡族人从事于斯,旁搜远采,别派分支,使生有考,没有稽,尊卑得以明,长幼得以叙。览斯谱者,孝弟之心,有不由然以生乎?夫千章大木,根柢原深;万顷洪流,滋培甚大。继兹以往,必将有以大起。其宗子姓,蒸蒸云上,其炽昌正未有艾焉。遂不辞鄙陋,乐为序归之。至其得姓之由,迁庐之始,俱载原序中,不复赘云。

共和三年十一月 下浣

通州张謇拜序[1]

庐江戴鳌山与毗邻桐城龙眠诸峰遥相拱秀,其间环绕一水,当地土名叫河湾。环河湾及山旁比屋而居者万余户,为本地望族——庐江鳌山吴氏,当地人称“大凹口吴”。鳌山吴氏始祖金宝公于明末由皖南泾县茂林迁居庐江,族居于此。迁居庐江二百余年,一直以耕读为业。至第十四世吴廷香、第十五世吴长庆和第十六世吴保初出而成为江淮望族。

张謇在《吴氏续修宗谱序》中,主要讲了五个方面内容:一是感慨从吴长庆(武壮公)问业;二是与吴子恒(保德)之交往于京师;三是赞同吴子恒(保德)续修家谱;四是祝愿吴氏枝繁叶茂;五是乐为谱序。

一、 张謇与庐江吴氏三代交好

张謇于光绪二年(1876)闰五月入吴长庆庆军军幕[2]。吴长庆对张謇厚爱倍至,礼遇有加;十载相处,情义至周;吴得张佐助犹鱼之得水也。而张謇受知于吴长庆,与吴由相识而相知,情谊至深,张在吴幕大显身手,成就了一番功业。同时,长期的军营历练对张謇以后选择实业救国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张謇与吴长庆之子吴保德、吴保初一直保持着世交之谊。

吴保德(18631915),字念祖,号子恒,以诸生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少年豪迈尚侠,居乡里彰善纠违,平停讼狱,为物望所归。善相马,好读书。书学颜鲁公,诗宗李义山、黄山谷。吴保德好客而嗜酒,每客至,必纵饮畅谈达旦以为乐。一生淡泊仕途,放浪形骸之外。袁项城(世凯)授之以方伯任,保德不授。乙卯(1915)十月,卒于京师。[3]

张謇与吴保德相识也很早。据《张謇全集》卷六《日记》记载:“光绪四年(1878年)三月八日,早至延陵寓,视其大郎之疾。”[4]“大郎”就是吴保德。其时吴保德才十五六岁,与吴保初随父在浦口军营。后来,吴保德一直居乡里,两人接触较少。“旧冬邂逅公哲嗣子恒都尉于京师,风雨联床,披诚畅叙。”这应该是1913年冬天的事的事,是张謇与吴保德的一次难得的畅叙。

吴保初(18691913),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庐江沙湖山人。因家有北山楼,又被人称为北山先生,为吴长庆次子。保初早年以孝行名于世,以荫生服满入都,分兵部学习,后官至刑部主事。张謇与吴保初关系非比一般,他们在庆军军营相识,张謇年长吴保初16岁,交在师友之间。他们早期接触比较多,戊戌变法时期主张立宪,后来吴保初趋向维新乃至同情和支持革命党,与张謇政治主张不甚合,但私交仍然深厚。如张謇在与吴保初政见不合之时,写信仍称呼吴保初为“彦复仁兄世大人足下”[5],足见其交谊之深。他们时有诗歌唱和和书信往来。吴保初的《北山楼集》就是请张謇题耑的。张謇办大生纱厂,吴保初也竭力襄助。

张謇与吴保初长女吴弱男、长婿章士钊也私交甚厚。张謇对吴长庆家族多有照拂,吴保德之子吴雨苍(世济),曾在江苏通州张謇家中读书多年,后受张謇资助留学日本[6]。因此,张謇与庐江吴氏有三代交好,诚哉斯言。

二、解读《吴氏续修宗谱序》

庐江鳌山吴氏第十四世吴良臣(18061854),学名廷香,字奉璋,号兰轩。道光二十四年(1844),吴廷香鸠合族人,历尽辛劳,创修了《鳌山吴氏宗谱》,使庐江鳌山吴氏二百年敬宗收族之举得以告竣。吴廷香道光二十九年(1849)和桐城马三俊考取了己酉优贡生。咸丰元年(1851),举孝廉方正,在地方收徒授课,以“儒者”自居。吴廷香为桐城派作家,因对抗太平军于咸丰四年(1854)战死于庐江城。《清史稿》有传。

自道光二十四年(1844),吴廷香创修《鳌山吴氏宗谱》后,数十年后,吴长庆也欲续修家谱,只因忙于军务,未能如志。“先君武壮屡议续修,累以军事,终未竟志,今距创修时七十余年矣。”现在据创修宗谱已经有70余年了,吴长庆长子吴保德站了出来。

吴保德于民国四年(1915)主持续修了庐江《鳌山吴氏宗谱》。时吴保初已经于民国二年(1913二月二十一日去世。据张謇《吴氏续修宗谱序》载:“旧冬邂逅公哲嗣子恒都尉于京师,风雨联床,披诚畅叙。”“旧冬”明确吴保德请张謇作谱序当在民国二年(1913)冬天,张謇有感吴保德“孝弟之心,有不由然以生乎?”于民国三年(1914)十一月为续修《鳌山吴氏宗谱》撰《吴氏续修宗谱序》。“遂不辞鄙陋,乐为序归之。”此序在吴氏宗谱众多谱序中,以墨迹刊刻者仅见张謇一人,可知张謇与吴长庆家族之深厚情谊。

张謇在《吴氏续修宗谱序》中写道:

謇少从武壮公问业,迢随南北,每治军之暇,辄召置帐右,为讲说经义及文字得失。后謇授修撰,供职词馆,复与公仲子彦复刑部以道义、文字相切劘。自沧桑变易,响寂音沉,回忆师门,杳如隔世,旧冬邂逅公哲嗣子恒都尉于京师,风雨联床,披诚畅叙。……

张謇称“少从武壮公问业”,并以“师门”追述在庆军中的幕府生涯,可谓对吴长庆的尊崇。由此,张謇的这篇谱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即吴长庆不仅仅与张謇是上下级关系,而且有“师生之谊”。吴长庆精通五经,时与军务之暇为幕府属下讲经授课,“为讲说经义及文字得失”,张謇以“师门”称之,确是事实。其幕府好友朱铭盘、周家禄也时称吴长庆为师。这为张謇研究又带来了新课题,就是吴长庆不仅仅是张謇的上级,而且也是张謇的老师。

现在,江苏南通在张謇研究方面卓有成效,在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文化品牌打造方面发挥极其重要作用。在吴长庆家乡,吴长庆的专祠吴武壮公祠已经修缮,淮军文化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重视,两地应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共赢,传承吴张交谊,嘉惠当代,岂不美哉?

(作者系合肥市文广新局社文处副处长)

 

参考文献:

[1][5]李明勋、尤世玮:《张謇全集⑥》第391页,第7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2][3][6]夏冬波:《淮军名将吴长庆》第180页、第286页、第191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

[4]曹从坡等:《张謇全集》第六卷第154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原载“海门市张謇研究会”网站)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