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张謇研究专题学术沙龙”发言选登 •
将南通打造成张謇研究
的中心和根据地
(2025年4月24日)
张裕伟

章开沅先生提出要将南通打造成张謇研究的中心和根据地。既是一种期许和勉励,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资深历史学家的纵深视野和责任意识,是十分高明的。“如果连本地人都不注意研究本地的历史,单纯指望外地学者甚至外国学者来研究自己地区的历史,这就很难保证本地重大历史课题的持续健康发展,甚至可以使若干与本地相关的显学逐渐衰微,乃至沦落成为绝学。在课题挂帅与急功近利的现今,我这些话绝非危言耸听。”
我认为,将南通打造成张謇研究中心和根据地,打造的目标、必要性、可行性都没有疑义。从目标来看,我们本次座谈会的通知中就明确:“将南通真正打造成海内外有影响的张謇研究基地,为张謇学的早日面世夯实基础、创造条件”。从必要性来看,张謇是南通的“一人”,南通是全国的“雏型”。目前官方的肯定主要是在实业层面,张謇的先驱、典范意义其实远不止此。如果从更宏大的视野来看,我们现在还处于“历史三峡”之中,随着我们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我们还能够从更多方面体会到张謇的先驱、典范价值。从可行性来看,我们南通已经初步成为了中心和根据地,也没有哪里和我们在争。南通无论是从事张謇研究的时间、研究范围、成果、研究群体、影响力等方面都可已经成为初步的中心和根据地。
因此现在最主要的是探讨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注重对基础史料的收集整理。基础资料收集整理耗时耗力,劳多功少,一般学者不愿意从事,但唯其如此,我们作为受先贤精神感染的本地研究者,才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这样的事。包括公私机构、民国报刊杂志等张謇的文稿收集,海外张謇研究成果的翻译汇集等等。
二是加强对基本史料的精细研究。要深入研读张謇文章,才能做好张謇研究,这似乎是一个常识。但可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张謇的文稿中典故、人名等,有些信息不深入考察体会,难以掌握,因此我们对已有史料必须下一番细密的笺注、阐释的功夫。比如张謇日记等基本史料。
三是树牢高端化、精品化的导向。高端化、精品化并不完全等同发表论文的刊物级别,而是强调学术的创新性和影响力,看是否对于推动张謇研究有重要价值,要作前人没有做过而后人不能绕过的课题。
最后,打造根据地,不能靠运动式、指令式的方法推动,要持续营造尊重创新、崇尚实学、致敬实干、关爱人才的良好风气。
(作者简介:张裕伟,南通市海门区张謇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