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本地动态
外地信息
  站内搜索  
 
  本地动态
张廷栖教授在张謇研究中心2023年年会上的发言
时间: 2024-01-24     次数: 1353     作者: 张廷栖

我的两个期望

──在张謇研究中心2023年年会上的发言

 

2024年1月20日

 

廷栖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研究中心的领导要我在第七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准备好而没有讲的内容在年会讲讲。国际会上没有发言是因为医生对我身体的评估说不适宜在大会上发言,是保护我。我原来的发言准备代表老一代专家学者向与会的官、绅、商、学呼吁两件事一是重视对张謇学的研究和建设二是希望对大生资本集团史文化工程的早日启动。这里要说明一下为什么我要代表他们,为什么我能代表他们?并非我是他们中的什么代表人物,而是因为我在研究中心担任秘书等工作30多年,我的角色是张謇研究工作者,是为张謇研究专家学者服务的工作者和组织者,接触了许多国内外专家,我了解他们,我知道他们的愿望,他们都十分看重张謇学就章开沅教授而言,在他文章和谈话中涉及到张謇学不止五六次之多提到开沅教授,建民同志在章先生逝世一周年、二周年都发表文章纪念他,今年逝世三周年,我们研究中心应该为这位近四十年老顾问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因为老一代专家学者都十分看重张謇学”,所以我代表他们向官、绅、商、学呼吁。今天不同了,是我们中心的年会,不存在呼吁,而是内部交流交流思想,我想说的主题仍然是这两个。

先说我对张謇学的认识。我们都知道张謇研究至今可以说近百年了,我在想,我们研究张謇有没有主要工程或者称它主体工程?有没有目标?如果有的话什么是主体工程?目标是什么?大家有没有考虑过?我认为应该有主体工程,这个主体工程就是创建张謇学,研究张謇的目标也就是形成张謇学、发展张謇学,就是让张謇研究发展为史学的一个分支。开沅教授还说,不仅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也必须这一学术分支相对成熟后才能长期延绵。”“也必然以其内在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学人为之奉献终生。”也就是说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才能使张謇研究一代又一代赓续下去,才能使张謇的精神一代又一代的宣传和一代又一代人的学习,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永续的动力。由此我认为张謇学”是张謇研究的战略任务,也是战略目标,张謇研究应该共同围着张謇学这一主体工程和目标进行,重视对它的研究和探讨。这个认识不知对不对,与大家商讨!

最近,我也想,今年是张謇研究中心成立40周年,我们必然要共同回顾40年的历程,展望未来的研究!我有一个建议,能否围绕张謇学为主题,或者以它为中心来进行回顾和展望。如果追根溯源,张謇学”还是张謇研究中心最早提出来的。有人可能说,这是茅家琦先生、严学熙教授最早提出的!不错,是他们在第一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后记中提到的。但是,他们提出张謇学时候的身份,不仅是南京大学的教师,从学术职务来讲更重要的是另有一个重要身份:就是张謇研究中心的副会长和干事会干事,是中心的领导和骨干。张謇研究中心成立时的第一个十年,是跨地区的学术组织,也就是说张謇学”是张謇研究中心的副会长和干事会干事提出来的。严教授于2001年离世,家琦先生年已98岁高龄,他们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研究中心应该接过老一代这一历史的重任,有责任担当起来!或许可以在纪念中心成立40周之际,举办一次张謇学专题学术研讨会,我想也是推动张謇学”形成和发展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实际行动。如果要说哪一家最有资质举办这一学术活动的话,那唯有我们张謇研究中心了!当然学术研讨并非如那些公司做工程,没有资质一说。

有人可能想,这个主题很大,研究的人很少,参与探讨的面很小。实际上并非如此。我在新世纪初,根据开沅先生几次讲话和文章的内容,对创建张謇学大致归纳四大工程,一是基础工程、或者还有其他工程。基础工程就是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出版南通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南通市档案馆和张謇研究中心;理论工程就是研究的学术成果也有十部八部专著;人才工程就是要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全国也好,南通也好,已有了这支队伍,南通已集中了十多名的博士;信息工程就网络网站各地张謇研究的机构和团体基本上都有网页网站,尤其最近南通大学图书馆传来推出“‘张謇学’人文数字平台”的好消息。我想可以先从此入手进行回顾、探讨和展望,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认真分析一下哪些是急于做的、哪些是近期做的?哪些短期做的、哪些应为远期目标?然后确立研究中心的任务。这样,我们自己就有了研究方向那些无能力办的事情,可以向有关方面建议,做建言献策的工作。

其次,关于新编《大生资本集团史》的一些情况和想法。大生纱厂创建以来,到明年,已有130年的历史了,不仅是长寿企业,而且它还是从开机以来,从未中断的连续生产的国保单位在全国可能没有第二家!这个独特的历史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最早提出新编《大生资本集团史》的,是陈争平教授,他在我面前说起过他认为原有一本二三十万字的《大生系统企业史》,与一个长寿企业及其价值是不相配了。张謇研究中心曾为此作过努力,也列入了五年的规划。因为陈争平教授手上不断有课题,所以我们请他另外推荐领衔人才,他推荐了退休不久的中国社科院林刚研究员,也得到他的同意。但他很慎重,要我们论证为什么已有了《大生系统企业史》,还要重编《大生资本集团史》?我们写了论证报告后他才答应。2016年5月,小平会长带领我们看望开沅教授时,我把中心这一打算向他报告,开沅教授也认为林刚很适合,说他是学统计的。是年8月,我与林刚研究员在南京参加茅先生90学术研讨会上约好,会后他到南通来商讨组建课题组。但不巧的是他生病了。因身体的原因未能实现。这一事又过去了七八年,这一老一代专家学者的愿望也是我本人的愿望,期望我有生之年能见到这一文化工程在南通启动!寄希望于大家了。

以上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发言者系张謇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