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专著
读张廷栖先生《中国近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张謇》
时间: 2023-05-17     次数: 3744     作者: 马俊亚

 

学厚识高,景行行止

 

——读张廷栖先生《中国近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张謇》

 

马俊亚

 

在我关注和研究张謇与近代南通发展的二十多年里,张廷栖先生是我非常仰慕和敬重的一位长者和贤者。张先生自幼生活的故乡即是张謇创办通海垦牧公司之处,长期供职的单位前身是张謇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

遗憾的是,张謇这么一位秉持实业救国,以一己之力引领近代南通异军突起,实现跨越式发展、全方位进步的至德型圣贤,在其过世二十余年后,却被扣上莫须有的恶名,批倒批臭。其时,正是张廷栖先生志学之年。直到拨乱反正以后,张廷栖先生才有机会对故乡这位历史人物作真正的了解和研究。

张廷栖先生属于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研究张謇的学者之一。“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他对张謇有着一种发于心底、融入血脉的崇敬。在其身膺重负的壮岁,他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没有物质回报的张謇学术活动的组织方面;在其退休后本应颐养的艾年,更出任《张謇全集》课题组长,无私无求地把几乎所有精力投入到张謇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中,为后人铺路开道。他对前来查找资料的各类学人,总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地予以帮助。他在担任南通张謇研究中心领导工作时,曾专门托我与南京大学有关方面沟通、协调,主动资助南大学子对张謇的研究。

张廷栖先生的生活与张謇颇相像,简单朴素,虽非箪食瓢饮,亦多是粗茶淡食;惟闻道即乐,见贤思齐,崇知似少年,嗜学如渴夫。在多年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张廷栖先生专著《中国近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张謇》于2022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张著”,引自该书内容,仅注页码)。这部二十万言的学术盛餐,实令人大快朵颐,醍醐灌顶;捧读之余,感慨良多,遂略记一二,恐不及原著精华之万一。

首先,张著强调张謇伟大的爱国情愫,本意正是为了弘扬爱国精神:“清末状元张謇是我国近代史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以强烈的爱国情怀,‘舍身饲虎’的勇气,愤然下海创办实业以抵制殖民主义的掠夺,从此开启了家乡南通早期现代化的事业。”(第1页)

其次,张著是一部拓荒式的著作,属于真正“填补空白”的成果。但作者却极为谦逊地称:“本书并非生态学著作,只能说是一本关于张謇生态文明建设的史传,为专业学者研究张謇生态观整理一份素材,展示他在这方面内容丰富、理念前卫的生态观念及其实践”(第7页)。

再次,张著具有强烈的经世理念,希望越过历史的篱栅找回开启现实的钥匙;通古今之变,成就人类前行的路标航灯。张著写道:“大生企业产业链所创造的经济规模和社会效应,在整个近代中国是殊为鲜见的。让人惊叹的是,如此规模庞大的大生企业系统的崛起,一不靠国家投资,二不依赖政府扶持,纯为民间集资和自主经营,可谓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在20世纪初创造的具有全国影响和国际声望的一个民营经济奇迹。”(第113页)张著重视对最新理论的学习运用,书中写道:“张謇在企业生产、资源利用、民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模式方面所做出的一系列大胆实践与探索,与当前生态化循环经济的理论不谋而合,确实令人敬佩和感叹。”(第114页)

又次,张著重视对张謇在百年前即已领先的生态观念和生态实践的考察和总结。除在南通大力造林外,1914年,张謇任农林、工商总长,还在全国开展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包括:创建农林试验场,整顿东北林业,遍栽保安林,涵养黄河、长江、珠江三大干流的上游发源地,支持国际友人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张謇还与孙中山植树造林观不谋而合。张著以详尽的史实展示张謇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网络的超前性,包括我们今天一直在做的植树造林、建立苗圃、封山育林等;关注张謇由城市扩展到通海广大乡村、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系统建设实践,包括营建防护林,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等。张著称:“张謇在城市建设中注意工农业协调发展。在大生纱厂获得成功后,光绪二十七年(1901)又招股集资筹办通海垦牧公司,促使工农业生产同步前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就城市经济而言,推行工业革命的同时,城市的商贸金融、交通运输、市政工程、文化教育、慈善公共事业等,也都同步发展。从城市的全局到一个系统和一个单位,都反映出有序性和系统性。”(第182页)

更次,张著对张謇“一城三镇”、事实上创建“花园城市”的环保型城市理念和布局规划非常赞赏,认为“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超前性与前卫性是令人惊叹的。”张著写道:“张謇在城市建设中注重保存千年古城的文脉。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旧城除了渗透了一些近代的因素如办学校、通讯文化设施外,未有大拆大建,而在南城门外开发和新建城区,使新城区充满着活力和生机,老城区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和格局。”(第182—183页)

续次,现代生态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把生产、生活中的废料加以重新利用,使之成为原料。张謇创办榨油厂利用纺纱厂的废料棉籽,创办烛皂厂利用油厂的废料棉籽粕,等等,体现了非常生态的观念。作者认为,张謇是由传统文化培育出来的民族精英,继承了“天人关系”理论的思想传统,即吸纳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和谐用中”的基本精神,将其核心“万物一体”论作为指导思想在他的实业实践中运用(第114—115页)。这一分析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另外,张謇这一理念也极其符合现代经济学的认知。马克思指出:“由于大规模社会劳动所产生的废料数量很大,这些废料本身才重新成为贸易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这种废料,只有作为共同生产的废料,因而只有作为大规模生产的废料,才对生产过程有这样重要的意义,才仍然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这种废料——撇开它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所起的作用——会按照它可以重新出售的程度降低原料的费用,因为正常范围内的废料,即原料加工时平均必然损失的数量,总是要算在原料的费用中。在可变资本的量已定,剩余价值率已定时,不变资本这一部分的费用的减少,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

最后,张著认为张謇的生态观念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关爱生命,体现了作者与张謇均秉承一颗仁者之心以及最本质的发展理念。第七章标题即为“关爱生命,构建协调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作者认为:“社会系统就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和谐共生,而且人与人的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张謇对于鸟兽怀有“不忍”之心,“对人的生命更应该有珍惜和关爱之心。人类社会的存在,由于各种的原因,总有一部分弱势群体的存在。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是反映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尺度,更是观察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第117页)据张著统计,1906—1913年张謇共收养婴儿9319人,智力正常者送女师附小读书,毕业后升入女师或通师;智力鲁钝者,女童送入女工传习所或女子蚕桑讲习所;男童送分贫民工场,学习谋生的能力(第121页)。

总之,阅读张著所得的教益极大,或更需要常读常新。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原载:《张謇研究》2023年第1期)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