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论文
家风世传 立德树人——张謇的家风故事
时间: 2021-07-26     次数: 9258     作者: 周至硕

 

家风世传 立德树人

 

——张謇的家风故事

 

周至硕

 

张謇能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为社会作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与良好的家教和仁厚和睦、一心向善的家风密切相关。

父母谆谆教诲

张謇优秀品质的形成,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当他还只是四五岁的蒙童时,记得“通海大旱蝗,蝗自北至,作风雨声,辄蔽天日,落地积二三寸,户外皆满。先君先母指谓此害人物。饥民满道,见袖饼啮者辄攫。先母杂蚕豆作饭,见乞者恒辍箸予之;余时能俯槛拾棒击蝗矣。”张謇幼时的记忆,是父母给他上的第一堂课,这堂课的效果很明显,他产生了是非观念,并且付诸行动:“余时能俯槛拾棒击蝗矣”。

张謇在《啬翁自订年谱》中记录的是咸丰六年,海门、通州一带蝗灾肆虐,难民满道,饥饿至极。母亲吃饭时常常放下筷子,把杂有蚕豆的饭食让给讨乞的难民充饥。听到父母说饥荒是因为蝗虫这个害人之物而起,张謇就靠在门槛上,拾起木棒击打蝗虫。

父亲张彭年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等事迹,特别是家境虽然贫寒,但他“倡捐建长乐市石桥”的勇气和行为,张謇耳闻目濡。于是,正直无私,乐善好施的精神悄然产生。张謇22岁这年,江宁发审局孙云锦邀请他当秘书,年底回家,张謇把一年的薪俸交给父亲还债。“先君先妣命陈祖先位前而训之曰‘通海乡里教师宿儒,授徒巨室,终岁所得,不过如此(时银一两,当钱一千六百文;百金,则一百六十千,合俗所谓二百卦也),汝何能一出门即得之,此孙公念汝贫,望汝向上如此,须以为恩,勿以为分,但恩不可轻受,当永记。’又训曰:‘家中债,有父母在,可渐理,勿以为念;冀非分财,辱父母。’”张謇外出谋生的第一笔收入是孙云锦给的一年工资一百两银子。父母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要儿子牢记孙先生的恩情。还告诫说,债务由父母逐渐偿还。如果为了还债,你有非分之财的念头,是对父母莫大的耻辱!父母在祖宗的灵位前教训儿子,知恩图报,正直做人。

张謇母亲一生言传身教,临终嘱咐更是深刻感人。光绪五年(1879)十一月十七日,是张謇母亲逝世前一天,她对儿子说:“病殆不起,善事汝父;汝大舅家累重,须看顾;有钱须先还债;穷苦人须周济,不必待有余;科第为士人归宿,门户名号,自须求之,但汝性刚语直,慎勿做官;汝妇能理家事,我无虑;汝作事勿放浪,好好做人。又我平日虽诵经礼佛,但身后勿营佛事妄费”。

这是一段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临终嘱咐,足以勾勒一位母亲的高大形象,她牵挂朝夕相处、年老体弱的丈夫,牵挂负担沉重的哥哥。吩咐有钱先还欠债,即使自己还不富裕也要周济穷人。叮嘱儿子,追求科第,但不要做官,好好做人。

张謇母亲遗言中特别感人的是“穷苦人须周济,不必待有余”的叮嘱,真是大慈大悲的菩萨心肠,其境界是天下人世世代代都值得敬仰和学习的,因为一般人是在自己富裕之后才去周济他人,有的人即使成了千万富翁也未必想到施舍予人。

父母的教诲是张謇一生的动力,他在《建乐善好施坊恭记》的开篇有这样的记述:“光绪二十二年,海门自夏徂秋,霖潦涨溢,下沙灾状尤酷。詧謇禀先考妣遗训,佐厅同知霍邱王宾经理疏河、散赈平粜诸事,费出私财,不足则募,又不足则贷以继之。”

张謇弟兄在赈灾中的作为,完全根据母亲临终的嘱咐,“穷苦人须周济,不必待有余”的要求,以致自己借贷救济灾民。当朝野共同赞颂他们的美德时,张謇将其归功于他的父母,“乞准张詧张謇为其故父四品封职张彭年,故母金氏在原籍地方自行建坊,给‘乐善好施’字,以示旌奖。并且“俾世世子孙知其事实”,让张氏的子子孙孙都知道,祖辈都能乐善好施,后世子孙都应继承这样的风尚。

兄弟手足情深

父母的教诲使张謇、张詧弟兄手足情深,并且同心协力,成就了一番事业。张謇曾说:“退庵(张詧的号)无弟,则创之势薄。啬庵(张謇的号)无兄,则助之力单。故蛩(qióng)蟨(jué)相依,非他人兄弟可比。”张謇把自己与张詧喻为“蛩”与“蟨”不能分离。张謇以此比喻,说明他们弟兄互相信赖,相互帮助,缺一不可。

年轻时,家境窘迫,弟兄俩相濡以沫。张謇考中秀才后,如皋张氏以却张謇“冒籍考试”为由肆意敲诈勒索,5年的“冒籍风波”使张彭年一家负债累累。在这种情况下,张詧毫无异念,与张謇共同承担了家中的“千金之债”。并且遵照母亲金夫人“汝兄弟可一人读,一人治生产”的教导,张詧放弃读书科举之路,帮助父亲操持家务,支持弟弟继续走科举正途。

张謇22岁走出家门,去江宁发审局,做孙云锦的幕僚。在江宁,张謇从不放松学习进修,张詧也从不放松对弟弟参加科举考试的关注、支持。这年十月“岁试”期间,张詧专程去江宁,前后历时半个月,为弟弟整理考具,陪弟弟“茶话”、“夜饭”,可谓细心周到。这年“岁试”张謇获得“取一等四名”的好成绩。

张謇在漫漫科举路上,曾六度参加乡试,33岁中举之后,又四度参加会试,但都名落孙山,因此他对科举已经心灰意冷,“乃尽摒试具”。1894年,张謇42岁,“是年慈禧太后六十万寿,举行恩科会试。叔兄于江西奉委庆典随员,函请于父,命余再应试。”从《啬翁自订年谱》这段文字可见,张詧在履行“江西奉委庆典随员”公务时,不忘写信给父亲,敦促弟弟应试“甲午恩科”。也就在甲午恩科中,张謇高中状元,登上了科举之路的巅峰。

张謇与张詧在学业上相互帮助,在事业上也是相互支持。1895年起,张謇开始走上了“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的道路,创办大生纱厂,1901年大生纱厂开机生产,并以所获之利开始创办教育、慈善各项事业,这时张謇力劝三哥张詧回乡协助开创各项事业。

张詧回乡后,全力支持张謇的各项事业,先任大生纱厂协理,后任总理。大生二厂创办后,又任大生二厂协理。大生三厂筹建时,张謇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张詧招商集股,负责筹建工作。他还任过复兴面粉厂协理、大生织物公司总经理、翰墨林印书局总理、通崇海泰总商会会长、南通港务会会长等企业的重要领导职务。

为了使纱厂有一个可靠的产棉基地,保证原料供给,1901年张謇筹建通海垦牧公司,张詧是早期的股东。通海垦牧公司创办成功后,张詧独资开发了大有晋盐垦公司、大豫盐垦公司,与他人合资开发大赉盐垦公司、大纲盐垦公司、南通大学基产处、大丰盐垦公司,兄弟联手为近代黄海滩涂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02年,张謇上书清政府,建议创办师范学校,但遭到顽固派的阻挠,于是决意在通州创办私立师范,但自己只有大生纱厂5年未付的2万元工资,资金缺口很大,张詧全力予以支持,他与沈敬夫等同仁资助7万余元,使通州师范得以成功创建。他还与张謇合资创建通州女师、南通医科专门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1914年他以夫人邵氏的名义在家乡创办常乐镇张邵高等小学,面向海门、崇明、如皋等地招生。他还支持长房媳妇沈茂筠创办常乐镇第四小学。他用次子遗资在南通创办敬孺小学(即现在敬孺中学的前身)。

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张詧张謇兄弟建造南通新育婴堂,以上海徐家汇育婴堂的办法管理,收养弃婴,培养到7岁,然后送到幼稚园,经过学校培养直至学成专业技术,能独立生活。

1912年,张謇用其60岁生日的贺礼在南通城南创办了南通第一养老院。1920年,张詧紧随张謇用其70岁的生日贺礼在常乐镇南湾创办第二养老院。每年开支7000元,全由张詧一人承担。

1922年,张詧看到崇明外滩(今启东久隆一带)地广人多,但无医院,每当时疫流行,百姓多有死亡,于是他用大生二厂的分红,创办大生医院,医院业务由南通医院的专家主持,医生大多是南通医专的毕业生。大生医院建成后,广受当地民众的欢迎。

张詧支持其弟张謇捐资创建南通栖流所,收留社会乞丐,培养其谋生技能。栖流所建成后,张詧撰文《南通栖流所记》。

在水利建设方面,1909年南通成立保坍会,张詧任会长。1917年,南通成立水利会,张詧任南通水利会会长,兄弟同心为南通地区的长江保坍和水利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为一方人民的安居乐业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当时人们评价说:南通的事业由张謇所首创,而获得成功者,都是张詧协助完成的。张謇主外,张詧主内;张謇作规划,张詧去执行;张謇主持大计,张詧料理小节。在家庭生活方面,兄弟之间情逾手足。1903年以前,兄弟俩合住一垞敦裕堂。190212月张謇于敦裕堂西另建新垞尊素堂,两垞共用一个大门,合称扶海垞,垞四周是互通共用的内外三层元宝垞沟。格局上东西两垞形如一个完整的大垞院。从大门的春联里,我们也能够看出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张謇曾连续多年的春联上联不变,都是“且喜两家共平善”,庆贺兄弟两家平安亲善。只是下联变化,如1913年春联:“且喜两家共平善,但闻六合靖风云”,1914年春联:“且喜两家共平善,欲倾四海洗乾坤”。浓浓手足亲情在新春对联里涌动流露。

1920年张詧七十生日时,张謇有诗贺道:“生自田家共辛苦,百年兄弟老逾亲。人间忧患知多少,涕笑云谁得似真。”“投老方知四海空,天教兄弟著南通,山川草木都吾事,不觉年时已到翁。”暮年时光的兄弟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张謇逝世时,张詧痛不欲生,题写了这样一付挽联:

七十年兄弟孔怀,经营合趣患难同扶,造成一地方民治雏型,模范博虚名,毕世心情瘁矣;

廿一日阴阳为沴,直到弥留犹提时局,此不仅吾姓家庭气运,纵横弹老泪,他生缘份何如?

挽联追忆了七十年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和患难与共经营地方自治的岁月,赞美张謇在病魔缠身,以至弥留之际还为时局着想的高尚境界,认为这是张氏家庭、华夏社稷之幸,万分悲伤之际,张詧叩问苍天:来生我们还有兄弟缘分吗?字字句句表达了弟兄之间生离死别时的悲切之情。

夫妻夫唱妇随

受张謇父母优秀家庭教育的影响,张家主要女眷都能识大体顾大局。

张謇夫人徐端(18561908),字蒨宜,是个伟大的女性。她贤淑俭朴,孝顺公婆、勤于家政,新婚的第三天就穿上粗布衣服,料理家务,婆婆赞她有志气。徐夫人与张謇志趣相同,相敬如宾。婚后五年虽生一女,但不满百日夭折,从此再未生育。在封建社会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是张謇没有因为徐氏没有生育而产生一句怨言,夫妻35年里相爱相知。

为了使张家后继有人,徐夫人殚思竭虑。一手操持为张謇纳陈氏、管氏为妾,但也都未生育。张謇中状元后,徐夫人又坚持为张謇纳吴氏、梁氏为妾。四妾之中吴氏吴道愔(18731943)嫁入张家两年后生有一子,取名怡祖,字孝若。张孝若的出生,使张氏一家欣喜异常,徐夫人的一番苦心总算没有白费,她待张孝若如同己出,悉心照料,母子情深。徐夫人还全力支持张謇的事业,曾用私资在娘家附近兴办张徐私立常乐第三初等小学。

徐夫人去世时,张謇悲痛之极:“呜呼痛哉!三十五年贫贱夫妻,常将辛苦分磨蝎;几千百变忧危身世,甚矣摧伤况老鳏。”张謇为徐夫人的葬礼办得颇为隆重,为其在南通文峰塔畔建造墓地,墓碑刻曰:“州民张季子夫妇之墓”,墓门题联:“二人同心利断金,百岁之后归其室”。表达了两人生时同心,死后同穴的生死恋情。同时还撰书《亡妻张徐夫人墓表》。徐夫人死后的多年里,每年祭祀,张謇必以诗文倾诉对夫人的怀念。还在当时为徐夫养病的平安馆内开辟“倩影室”挂置夫人生前的照片,常常独自相对静坐,寄予哀思。徐夫人在病重期间曾表示了要兴建女校和幼稚园的心愿,张謇都一一照办。1913年,张謇以徐夫人的遗资在南通育婴堂旁建张徐幼稚园,后改为第一幼稚园。同年在故里常乐镇创建张徐私立女子小学。张徐女校是海门地方第一所女子学校。

徐夫人完全继承了其婆婆金夫人的遗风,嘉言懿行,一脉相承。

为了传承张家香火,徐夫人为张謇纳了四房侍妾,也给张謇出了处理与四房侍妾关系,使家庭和睦安定这道难题,好家风很好地解决了这道难题。

徐夫人去世后,吃苦耐劳,自重谦虚的吴夫人,不久便委于内当家,扶为正室。张謇也时常在管理家庭事务方面和她商量、给予指点,以传承敦睦勤俭的家风。从张謇给吴夫人的信中可以充分看出这一点。清宣统元年(1909)正月,张謇给吴夫人的信中写道:“帐房开来家用,云须四千五百元,福食一项,即须二千,大为不合。余为按人核计、至多不过一千二百元。又他项尚有可省者数百元,大约每年用度以三千二百元为限,亦已不小。另有讯复帐房,望卿在家加意管理,加意节省,每日菜蔬一腥一素已不为薄,须是将债还清,又为徐夫人造成女子学校,又筹足几个小学经费,尊素之事方了,卿当明白此义。衣服不必多做,裁缝即可省。切切。早晚门户火烛千万小心,书房须常去看看,不可在房中常用煤油茶炉。清宣统元年正月”。张謇自己的生活也十分节俭,民国二年(1913)十月有信于吴夫人:“新棉裤颇合身,惟收口腰身略紧。旧裤寄回,须拆开洗过重修,交叉处勿多去,铺棉絮仍可穿。寄回字画已函知孔昭驯。民国二年十月”。进入民国年代,张謇的事业如日中天,日进斗金,然而他还是把破旧的棉裤寄到家里,要求吴夫人拆、洗、补,仍要穿。他的言传身教,化成了张氏家庭的和谐春风。

其他三个侍妾中的陈氏生前体弱多病,虽然没有生育,但文静温和,为人谨慎,张謇对她有情有义,1893年陈氏病卒,张謇为其厚葬,并撰写《亡妻陈氏墓志》,评价她说:“自陈氏来归,于今九年,虽未有所出,而谨慎无过,能主中馈,内子甚赖之。既卒,家人咸惜焉”。

另外,管氏进了张家也没有一男半女,管氏便以吃素念佛排解内心空虚孤独,最后进了大悲庵出家。张謇回家后,觉得自己对管氏关爱太少,很自责,亲自到大悲庵劝导,接她回家。但管氏觉得人生四大皆空,已了尘缘。张謇也不十分勉强,尊重她选择的归宿。

还有梁氏,与张謇生活十多年,也常被带到任上,但无生育,负责抚养螟蛉子佑祖、襄祖。后来向张謇请假,说是回家奉养母亲,但一去不返。张謇多次写信劝导回家,然而梁氏负气不归。虽然如此,张謇不以封建礼教责罚,从此也不提此妾。

教子循循善诱

吴夫人生育张怡祖时,张謇已经46岁,晚年得子,全家欢庆,张謇更是喜出望外,他挥毫作诗《怡儿生志喜》:“生平万事居人后,开岁初春举一雄。大父命名行卷上,家人趁喜踏歌中。亦求有福堪经乱,不定能奇望作公。及汝成丁我周甲,摩挲双鬓照青铜。”当日日记曰:“婚娶以来二十五年,先府君恭人望孙之切,迟之又久,今乃得之,而我父母不及见矣!”

张孝若是在父爱的滋润中长大的。张謇在儿子稍有文字底子时,就与他建立了十分频繁的通讯联系。他给儿子的信中写道:“父在外终日不闲,一到晚间无客不办事时,便念我儿。”张孝若16岁去青岛求学,张謇给儿子的信中衣食起居,无微不至。得知儿子得病,信中叮嘱:“怡儿服:甲日服头煎,乙日服二煎,先服二帖,面色黄退即止。”“丸药切须服完,必有益。”“肢体宜勤动。”“睡宜十一时以前,十时尤善。起以六时,五时尤善。”语言体贴细腻,亲情涌注。

张孝若1917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母亲吴道愔绣观音像与儿子随行,以求平安。张謇给儿子的信中说:“国文须自于星期或课余温习,勿使荒落”。“有畏习国学、国文之心,此大病也……英文最重音读,不切实则音不准,不熟读则语法不合,虽学犹未学矣!何以出洋游学?何以进清华预科?下学期须勉力志于切实、熟读二义。”

张謇在文化知识的学习方面对儿子严格要求,在人格磨炼方面更是循循善诱。他给儿子的信中写道:“若人格无亏,则事即艰厄,不至失败,即失败而非堕落。”告诫儿子与外国教师相处时应“须诚实恭敬,使中国上等人格因儿而见重。”勤俭是张氏一家的传统美德,张謇十分重视对儿子的传统教育,他给张孝若的信中说:“天下之美德,以勤俭为基。凡致力学问,致力公益,致力品行,皆勤之事也。省钱去侈,慎事养誉,知足惜福,皆俭之事也。”张孝若曾说:“我有好几回离开父亲,出外游历有事,少则三二月,多则一两年,我父总有家信给我:问我身体情形;告诉我国事家事怎样;教我注意农事;戒我勿热中好名。严正之中寓慈爱之情。”从张謇给儿子的100多封信件中我们都可以见到他治家教子的良苦用心。

为了使家风世传,张謇集7位古人教子警言,书刻于石,作为家诫,以此勉励子子孙孙:我之爱子孙,犹之古人也。爱之而欲勉之,以进德而继业,亦犹古人也。与其述已意,毋宁述古人,乃掇古诫子语,书庭之屏,俾出入寓目而加省。若先世言行之足资师法者,自有述训在。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言有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汉·刘向/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三国·蜀汉·诸葛亮/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皆用情实道理,违斯败矣。——魏·王修/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尚为人师,若能保书终不为小人。谚曰,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隋·颜之推/凡门地高,可畏不可恃,立身行已,一事有失,则得罪重于他人。门高则骄心易生,族盛则为人所嫉,懿行实才,人未信之,少有疵累,人皆摒之。——唐·柳玭/立心以忠信不欺为主本,行已以端庄清静为操执,临事以明敏果断辨是非。——宋·胡安国/勿妄与人接,只是勤俭,循之而上,有无限好事,吾不敢言,而窃为汝愿之。反之而下,有无限不好事,吾不欲言,而未免为汝忧之。——宋·朱熹/民国十年辛酉八月

他还在会客室题写“入水不濡,入火不爇;与子言孝,与父言慈”的对联,营造家庭道德教育的氛围。1924年,张謇曾向人描述自己的家人:“我家外面,看似富贵人家,又似农村人家,然不是寻常农村人家;是读书为善守礼务本人家;不喜虚华,不谈势利。”“我是天地间一个独来独往一空倚赖的老书生……我儿子,是我家庭一个慈祥孝悌识事理有分晓的好子弟……”

张孝若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1920年学成回国后帮助父亲成立南通自治会。两年后受政府特命,赴欧美10国考察实业,回国后整理成30万字的《考察欧美日本十国实业报告书》。1924年被政府任命为驻智利国全权公使,1926年任命为扬子江水道委员会会长,成为中华民国的栋梁之材。被时人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

张謇逝世时,张孝若只有27岁,在经历了撕心裂肺的丧父之痛后,他广泛搜集父亲的有关资料,潜心整理、出版了《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张季子九录》,并继承父亲的遗志,经营父亲在南通地方的各项事业。

张謇的儿孙们都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全国政协原常委、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张謇嫡孙张绪武追忆时说:“祖父留下来的家风家训,我们晚辈深受浸润”。

良好的家教,成就了一代伟人张謇,成就了南通望族张氏一家。

(作者单位:海门张謇研究会)

原载《张謇研究》2021年第1期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