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学术研讨
学术论文
学术专著
普及读物
  站内搜索  
 
  学术论文
张謇与吴锦堂商业模式及实践之比较研究
时间: 2018-06-08     次数: 2055     作者: 高燕洪 林盈波

 《张謇研究年刊(2015)》·论文精选  

张謇与吴锦堂商业模式及实践之比较研究

高燕洪  林盈波

 

(慈溪市锦堂高级职业中学;慈溪市文琪中学,浙江 宁波 315315

 

  要:张謇与吴锦堂都是中国近代有名的商业实践者,一个是苏商的代表,一个是甬商的代表。通过比较二人商业思想、商业模式与商业实践,可以发现,张、吴二人都重视农业、重视交通、重视商业人才培养。对张謇和吴锦堂商业模式实践形式、内容进行对比研究,对于当今的中国经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张謇;吴锦堂;商业模式;比较研究;农本思想;经世致用

 

张謇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个颇有代表性的人物,41岁高中状元后办企业,是早期现代化的开拓者。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谈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曾强调有四个人不能忘记,其中就有“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1]。胡适在张謇逝世以后评价:张謇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吴锦堂是早期宁波帮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神户华侨的领军人物。青年时在上海经商,后到日本经商,从事中日贸易,是当时日本关西实业界大人物,曾位列日本富豪排行榜的第13位和第68位。吴锦堂被日本学者认为是旅日华商中唯一一位转变为日本财阀者。日本作家黑部亨曾撰文,把吴锦堂和神户纺织业奠基人武藤山治并称“为神户照亮前途的人”[2]。两人都是中国近代有名的商业实践者,两人都处在一个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将张謇和吴锦堂的商业模式作比较研究,对于当今的中国经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1.张謇与吴锦堂相识过程及联系

张謇与吴锦堂相识于1903年,当年日本驻江宁领事天野恭太郎邀请张謇参观日本大阪第五届劝业博览会,正合张謇心意。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427日凌晨,张謇登上日本邮船“博爱丸”号启程,527日早上到达神户,神户东源、益源两店店主孙实甫、李光泰作东道主招待,期间吴锦堂列席,这是他们初次见面。当时一个是阪神地区的大产业资本家、神户华侨的领袖,一个是清朝状元、著名绅商,两人有很多共同话题,相见恨晚,聊得很投机,后来两人还有很多联系。吴锦堂于19102月和6月两次到访南通拜会张謇,张謇陪同吴锦堂考察参观唐家闸工厂、学校等,还通过张謇牵线,吴锦堂投资刘伯森任经理的武汉纺织四局,即大维公司。吴锦堂还请张謇题写自己建造于故乡白洋湖畔的墓碑。1915年吴锦堂修建“移情阁”,次年张謇赠予“世外桃源”、“问樵听渔”、“层兰叠翠”三块匾额表示祝贺。1918年,张孝若留美学成归国,途经日本,张謇写信给吴锦堂,请吴锦堂让张孝若参观参观日本工厂,长长见识。

2.张謇的商业模式及实践

张謇于1853年生于南通海门的常乐镇,15岁考中秀才,1894年中状元。同年发生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张謇意识到救国要从振兴实业开始,他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在南通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张謇办的第一个企业是大生纱厂,开始就困难重重,最初的筹办形式是“官招商办”,因筹股不到位而没有成功,最后的形式基本是股份制企业[3]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开机生产了,厂址在通州的唐闸镇。此后,在启东建立大生二厂,在海门创办了大生三厂,在城南创办了大生副厂,并拟在天生港建立五厂、东台建六厂、如皋建立七厂,至20世纪20年代,纱锭达16万多枚,资本总额达白银708.4万两,固定资产919.1万两。1920年,大生资本集团达到巅峰,利润创历史最高,达到千万两,是大生纱厂第一年获利的约1000倍。张謇与江苏连云港沈云霈、赣榆许鼎霖并称苏北三大实业家。期间,张謇开始扩大大生纱厂的相关产业。早在大生一厂根基稳固不久,张謇就着手开辟棉花生产基地,1901年建立通海垦牧公司,到1920年,先后创办20个盐垦公司,占地413.5万亩,资本达1 621.2万元,其中已垦地达到98万亩,可产棉11.6万担。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以大生纱厂为基础,张謇还创建了广生油厂、天生港轮步公司、资生铁冶厂、上海大达外江轮步公司、南洋渔业公司、江浙渔业公司、大达内河轮船公司等一系列企业。在他的努力下,南通城变成了当时中国“最进步的城市”。在企业管理上,张謇富有现代企业的理念,如他具有商标意识,纱厂的棉纱有魁星、红魁、蓝魁、金魁、孔雀等不同的商标;为了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他还聘请外国的技术人员进厂[4]。在企业经营上,张謇还参与合伙经营,他于1904年与许鼎霖合办镇江开成笔铅罐厂,1905年创办资生铁冶厂,1905年帮助郭鸿仪创办了镇江大照电灯厂,1907年又与许鼎霖合办耀徐玻璃公司。是年,还参加投资苏省铁路公司,帮助江西官绅创办江西瓷业公司。同时,入股汉冶萍公司、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商务印书馆等[5]

3.吴锦堂的商业模式及实践

吴锦堂1855年在浙江慈溪北部海边小村庄出生,从小务农,帮助父亲处理家事。1880年,吴锦堂到宁波一家水作店当学徒工,由于努力学习工作,1882年又被人介绍到上海的一家油烛店做帮佣,后变为正式职员,在工作中赢得了店主的信任被派到苏州当分号店主。1885年,吴锦堂在友人资助下筹集资金到日本经商,开始了中日间的商业贸易往来。吴锦堂结合当时的商业市场现状,决定首先在日本主要城市间进行货物代销。这种商业模式投资资金小而流转过程快,虽辛苦但获利颇丰。经过多年的稳步发展,吴锦堂于1887年在大阪与人合开了“义生荣”商行,开始中日之间的货物贸易,吴锦堂进口中国的棉花、大米等物品,出口日本水泥、火柴等货物。两年后的1889年,在神户独资设立“怡生号”商行,逐渐在日本商界有了一席之地。吴锦堂在1904年俄日战争中,认购了45万日元的军事债券,还购买轮船从事军需物资运输,日本战胜俄国后,吴锦堂不仅获得了巨额利润,还巩固了在日本的地位。而后吴锦堂开始兴办实业并从事金融活动。1905年吴锦堂从三井银行购入钟渊纺织株式会社股份四万股,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并任董事长。1907年在尼崎市北初岛町建立东亚水泥株式会社,吴锦堂持股15万元,是第一大股东,掌握着公司的实际经营权。同时,他又成为“小野田会社”、“大阪针织会社”等多家公司的大股东,成了关西财界的大人物。经过“钟渊纺织”股票大战后,吴锦堂响应清政府号召,回国投资国内实业,如吴锦堂考察南京的南洋劝业会,投资浙江商办铁路,创办宁绍商轮公司,成立航业维持会,设立上海义生洋行,创建镇江义生火柴厂,策划组织浙省农业公司、浙西场地农业有限公司,入股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等。

4.张謇与吴锦堂在商业模式及实践方面的相同之处

4.1重视农业,立足于农业

中国历史上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农本思想根深蒂固,张謇与吴锦堂也深受影响,都重视农业又不抑制商业,强调农业与工商业的协调发展。

张謇曾在1895年看到南通、海门交界处大片海滩荒地,就有加以利用进行垦植的想法。张謇于1900年在吕四沿海一带察看可耕之地,以便种植棉花,为纱厂提供原料。1901年,张謇等人发起集股,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张謇任总理。通海垦牧公司自1901年开始规划定界,围筑堤圩,通海垦区地跨南通、海门两县,北自南通吕四丁荡起,南至海门小安沙川流港止,总面积达12.3万多亩。

吴锦堂受浙江巡抚增韫派人到各侨居地招抚华侨回国投资影响,于1910年春回国,吴锦堂从浙江实际出发,主张仿效通海垦牧公司,创办浙省农业股份公司,并拟定公司章程,公司股本一百万元,吴锦堂作为发起人,自认25万,可见对此事的重视。吴锦堂创办浙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模空前,对于振兴浙江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间还投巨资筹办浙西场地农业有限公司。由于当地政府部门注重自己的利益,不考虑华侨投资者的利益,而且民智未开,当地乡绅阻挠,浙省农业公司等公司最终没有成功。

张謇与吴锦堂在商业实践中,都经营农业有关的商业活动,如:张謇在通海垦区种植棉花,利用南通棉花质地好、产量高、力韧丝长的特性,以本地棉花为原料,进行纺纱;吴锦堂收购国内的棉花,特别是家乡慈溪的棉花,销往日本;两人都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工程。

4.2重视交通

张謇与吴锦堂在重视农业的同时,还很重视交通。张謇认为道路交通为文明发达之母。早在建大生纱厂时,为了便于机器和货物的运输,兴建了天生港口,后来,为了方便运货,还修了轻便铁路,配有小火车。张謇1903年到日本访问,看到日本道路交通发达,给经济发展带来很多好处,回国后就积极地进行地方交通建设。1903年组建了内河轮船公司,开辟了数条苏北内河航线。次年,又创办了上海大达轮步公司和南通天生港轮步公司,开辟了上海至海门、上海至南通、上海至扬州等航线。1905~1911年间,张謇还投入收回和自办江苏铁路的斗争中。张謇积极参加了沪宁、沪杭甬铁路路权的保卫和收回运动。他还担任苏路公司总协理,规划了江苏全省的铁路工程。张謇还先后规划建设了联系城区与唐闸、天生港、狼山之间以及天生港与唐闸之间的城闸公路、城港公路、城山公路以及港闸公路。1917年,张謇又成立了南通汽车公司,从美国购置了3辆公共汽车,之后又陆续添置了多辆,行驶于南通一城三镇之间。以后又成立了长途汽车公司,开辟了南通至海门、如皋、白蒲等长途线路。

吴锦堂一贯从事海运贸易,1899年,吴锦堂租赁日本汽船“日丸”号,登记为“怡生号”,从事煤炭运输,把北九州的煤炭海运至中国。日俄战争爆发时将“怡生号”及新购买的“锦生号”投入军需运输。吴锦堂还投资宁绍轮船公司,宁波旅沪同乡会为与外商轮船公司抗争,发动宁绍商人组织宁绍航业维持会,推举吴锦堂为会长,吴锦堂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宁绍公司的地位得以巩固。吴锦堂与虞恰卿通信,拟修三北铁路,可惜没有成功。吴锦堂还投资浙江铁路公司,购买股票200股,共计2万银元,在浙路风潮以“浙人办浙路”的保路运动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4.3重视商业人才培养

张謇人才观的精髓是“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他认为,中国人才缺乏,“专科成家,全国无几”,急需培养大批专业人才以满足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之需。而要培养人才必大办新式学堂,大兴工学,加强专业培训。民国初年,他首创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开全国纺织专业人才由学校系统培养之先河。为培训农垦技术人员,他拟在通海垦区办农学堂,后在通州师范学校附设农科,继而建立了独立的初、高两等农业学校。另外还创建了商业学校、银行专修科、工商补习学校、女工传习所、女子蚕业传习所等中等实业学校和实业训练机构,为振兴实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也为企业输送了很多人才。为了事业,张謇敢于打破狭隘眼界,不拘地域、国籍、资历、辈分、年龄、性别及形式,从各方面发挥人才各自的优势,可说是广纳群贤,唯才是举。张謇在兴办实业过程中还对自己培养的科技专家非常礼遇和重视,并放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如让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毕业生张文潜担任大生第一纺织厂副经理,让农校毕业生江知源负责通海垦牧公司,让通州师范土木工科毕业生孙支厦主事设计建造南通近代著名的建筑群等。沈燕谋是张謇在首创大生纱厂时与其合作并事的沈敬夫的长孙,张謇见他年轻聪敏,就资助他赴美留学,学习理化,1916年学成回国时只有26岁,张謇见其中英文功底都比较深厚,办事严谨,并有魄力,就聘他到大生纱厂任职并兼任纺织专门学校教授。他认为外国的人才固然要聘用,但大量的要靠自己培养。为此,他设立新式学校,聘用外籍教师培养中国学生;指派中方人士充当外聘人才的助手,随其学习;从学校选择优秀学生到国外留学深造,毕业后招聘到学校、工厂任职,委以重任。张謇通过上述途径培养的中国专业技术人才,逐渐走上所办实业的各种岗位。当大生三厂全部纺织机器均由南通纺织学校的学生自行安装成功时,张謇称:“纺织学生居然替我省了钱,又争了气,岂非天助”,表现出他对由本国专业技术人才取代外聘人才的由衷喜悦。张謇的人才观对中国近代教育和实业发展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5]

吴锦堂为启迪民智,不惜巨资,在家乡捐资兴办锦堂学校以培养人才。吴锦堂在办学之初就立志于为三北人民服务,为繁荣当地经济出力,办学的重点在于培养人民的农工商业的知识能力。他请日本的设计师进行校舍设计,购买图书设备,添置器具。吴锦堂从社会实际出发,调整了学校培养人才的规划。1910年底,追加投资,添设养蚕室及储桑室等,另聘蚕学教员,把锦堂学校改为初等蚕业学校,增收蚕桑科学生,并为附近农村办起了短期蚕桑训练班。1911年,将初等蚕业学堂改办为中等农业学堂,设置农本科、蚕本科两个专业,学制为预科两年、本科三年。吴锦堂在学校投入了巨量资金,从1905年底至1910年底,吴锦堂在6年中投入办学经费20.565万元,常年学校经费有海地租息、浙江铁路股息、汉冶萍煤铁厂股息等。吴锦堂还高薪聘请学有专长的学者担任教职,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按照部颁要求设置课程,农业学堂的课程不仅有国文、外语、化学、算学、物理等文化课,还有林业、水产、桑蚕、肥料、土壤、园艺、畜牧、农具等专业课。甚至连农业理财、农产品包装制造这类生僻冷门的新课程也有开设。因为商人出身的吴锦堂认为,将农业与经济紧密相连是农业教育造福农业、造福国家的一条有效途径。经过几年的发展,锦堂学校已初具规模,被誉为“浙江私立学校之冠”[6]。吴锦堂还选派资助优秀的学生去日本留学。如农学家包容、童玉民等。以后,吴锦堂又派胡感和等人留学日本,先后资助十多名学生赴日本留学深造。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专业人才,为近代中国人才建设与储备,特别是农业经济人才的培养作了突出的历史贡献。

4.4善于审时度势,利用各种资源把握商机

张謇与吴锦堂在商业实践中,善于审时度势。张謇在创建大生纱厂时,在招商股不利时,改成官督绅办,在世界第一次大战中,张謇利用资本主义强国忙于一战的时机,大力发展,大生纱厂迎来了“黄金时代”。吴锦堂在日本经营商业活动中,刚开始进行火柴、纺织品原料和制品贸易,后来投资海运业、制造业,在日俄战争中,认购了巨额军事债券。这些商业活动中,吴锦堂都选择最好的时间段投入,所以获得了巨额利润,成为日本关西实业界的大富豪。张謇与吴锦堂在商业实践中,都能快速适应周边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把握经济发展特征,积极投入到新生产业中,也取得较好效果。

4.5善于多种经营

张謇与吴锦堂在商业实践中,善于多种经营。张謇建立大生纱厂后,又建立大生二厂、三厂、资生冶厂、广生油厂、通海垦牧公司、复新面粉厂,还建立发电厂、天生港等,还在南通城乡之间通公路,办轮船公司,张謇在南通所做的实业众多,大多是与民生相关的各类工厂,逐渐形成工业区,使南通成为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基地之一。张謇还积极参与筹建中法劝业银行,创建淮海实业银行,出任交通银行总经理。吴锦堂刚开始是进行小规模货物代销,后来是合开商行,独立设立商行,还投资海运业、火柴厂,入股纺织业、水泥业,还投资国内其他实业,如浙江商办铁路、宁绍商轮公司、大维公司、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等。吴锦堂这种多行业投资和经营,使之成为日本大富豪。张謇与吴锦堂还积极支持博览会业,张謇在1903年参加日本大阪博览会,初步了解了近代博览业,在1906年参加了意大利米兰渔业赛会。当1910年在南京召开“南洋劝业会”时,张謇已经是这次博览会的实际组织者了。吴锦堂也参加了南京的“南洋劝业会”,还携带自己在日本生产的安全火柴参展,夺得了化学工业类的优等奖。吴锦堂还发起组织了中日两国商人联合组成的民间经济团体——日支实业协会,联合两国的实业家,推进中日工商界的友好合作关系。

5.张謇与吴锦堂在商业模式及实践方面的不同之处

张謇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实业型,以大生纱厂为基础,开办通海垦牧公司、大生轮船公司等涵盖棉纺织、垦牧、航运、码头、机械、面粉、榨油、制盐、金融等多个企业,组成大生企业集团,张謇以实业作支点,企业办社会,推动城市化,社会文明进步,使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吴锦堂的商业模式主要是贸易型,发家致富靠贸易,资金雄厚后开办商行,以后又投资海运业、制造业。吴锦堂从小生长之地慈溪三北地区,该地区从汉晋到唐宋,越窑青瓷贸易发达,以后又兴起盐业加工和棉花种植,这里一贯具有商贸传统。鸦片战争之后,宁波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商业贸易更加繁荣,吴锦堂先到宁波作学徒工,又到上海做帮佣,后来到日本经商,始终立足于商品货物的贸易,在经营成熟后,才把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

张謇的商业经营区域范围以南通为中心,立足于南通,顺势向周边地区辐射。张謇创办的企业大多在南通地区,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或者合资的企业不在南通,在张謇的努力下,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南通模式”。吴锦堂的商业经营区域范围以神户和上海为据点,向周边地区扩散。吴锦堂1889年在神户设立怡生号商行,后来又在上海设立义生洋行,吴锦堂以神户和上海为支点,从事商业贸易活动,以后投资实业,也以这两地为据点。经过不懈的努力,吴锦堂成为中日商贸界的商业巨擘。

张謇以状元身份办企业,集绅士与商人的身份于一身,上通官府,下达工商,起桥梁作用,言商仍向儒,经商是手段,商名而儒行,张謇办企业主要目的是谋求地方自治和振兴教育,他曾提出“父教育,母实业”的强国富民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下,打造了大生实业帝国。吴锦堂刚开始经商时,只是一个普通商人,追逐赢利为主要目的,当有一定经济基础后,开始承担起社会责任,兴修水利,投资办学,投资国内实业,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的爱国企业家。浙东学派的经世致用思想对吴锦堂的经商理念有着很大的影响。

6.结语

商之大者,为国为民,张謇与吴锦堂在商业实践中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在传统儒学影响下,以经世致用、救国济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准则,发展实业、普及教育、推行慈善,紧跟时代进步潮流,推动当时的中国经济建设[7]。他们同一年逝世,对张謇的挽联是:成败由天,毁誉由人,一生经济文章,都从实地做起;细行不矜,大德不逾,盖世功名事业,那堪浊浪淘来。对吴锦堂的挽联是:抱济世热忱,推食解衣,不愧万家生佛;奋海外事业,含辛茹苦,允推当代人豪。挽联高度概括了他们卓著的一生。

 

参考文献:

1]胡际春.张謇的人才观及其对当代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2008225):149-152.

2]虞和平.吴锦堂与民国初年的中日商人外交[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3(5)62-70.

3]胡际春.张謇的创新精神及其对当代南通工业的借鉴意义[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1):83.

4]晓海.张謇和胡雪岩的人生沉浮[J].炎黄春秋,200912):81-83.

5]谢俊美.张謇人才立国思想探微[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1)26-29.

6]刘艳萍.爱国华商吴锦堂的历史贡献[J].兰台世界,201310):62-63.

7]张廷栖.张謇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历史贡献[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2)30-34.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Business Mode and Practice of

Zhang Jian and Wu Jintang

 

GAO Yan hong1 LIN Ying bo2

1. Cixi City Jin Tang Senior Occupation SchoolNingbo 315315China

2. Cixi City Wenqi Middle SchoolNingbo 315315China

Abstract Both Zhang Jian and Wu Jintang were famous for their commercial practice in modern Chinaone being a representative of Juangsu merchantsthe other a representative of Ningbo merchant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ir business ideas, business modes and practice showed that both of them attached importance to agriculturetranspor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mmercial talents. To study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their business modes comparatively has great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nowadays.

Key words Zhang JianWu Jintangbusiness modecomparative study agricultural-focusedpractical utility.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