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学术研讨
学术论文
学术专著
普及读物
  站内搜索  
 
  学术论文
从几副挽联读懂张謇对孙中山的评价
时间: 2017-10-26     次数: 2391     作者: 徐俊杰

纪念张謇逝世90周年学术座谈会交流论文

 

从几副挽联读懂张謇对孙中山的评价

徐俊杰

 

     1925312上午930分,中华民国与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5号行辕逝世,终年59岁。张謇《柳西草堂日记》当月13日(农历二月十九日)载:“闻孙中山卒于京”;当月23日(农历二月二十九日)载“为人作孙中山挽联。”挽联的手稿均可于南通博物苑编辑出版的《笔阵文心——张謇诗文墨稿》查阅,共计五副,其中包括张謇自己一副(亦当作于同日)和为人代作之四副。而代作的挽联均未见《张謇全集》著录。从这几副挽联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读出张謇先生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一如张謇《追悼孙中山演说》中所言:“愿我国人以公平之心理、远大之眼光对孙中山:勿爱其长而因护其短,勿恨其过而并没其功。”五副挽联以次读来,张謇对孙中山的评价也就和盘托出了。

一、功过之不没:竭诚匡辅,金无足赤

使第一任终,采择刍荛,公可至今存,超然立万物之表;

更数十年后,绸缪桑土,国犹有与立,毋忘革三就而孚。

《张謇全集》收录斯联,标点只作三句,合一二句为一,似有不妥。因张謇在《追悼孙中山演说》中对此联有明确解读,所谓“挽联所云上四句,是在南京临时政府时事。”既为四句,则如笔者所标点,或者更契作者之本意。

上联中的“刍荛”,是解读的关键词语,其本意为割草打柴,亦指割草打柴的人,是一种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采择刍荛”,就是采纳我的意见。关于张謇的意见或建议,在《追悼孙中山演说》中交代得很清楚,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时候,张謇曾向孙中山建议“合计党人,择从前效忠陨命之烈士家属及与共患难奔走之人,分别恤奖:不论人数多寡,数目千至万至十万,向政府索取散给,即日解党。特请中国一二富政治学问之老师、宿儒,与二三通晓各国文学之英俊,同往欧美留学三五年,以广学而养望,其旅费即由政府供给。”此举的作用在于“即可监视袁项城趋向正轨,是则兼尧舜汤武而一之,是千万年不易得之机会。”而“孙中山不能用”。

又孙中山“将汉冶萍铁矿铁厂抵押于日本”。张謇以为不可,“而字已径签”,张謇“遂即辞去”临时政府实业总长之职。此事犹有张謇《辞实业部长电》可证:“汉冶萍事,曾一再渎陈,未蒙采纳,在大总统自有为难,惟謇身任实业部长,事前不能参预,事后不能补救,实属尸位溺职,大负委任。民国成立,岂容有溺职之人,滥竽国务?谨自劾辞职,本日即归乡里。”(《张謇全集》第2卷第318页)

上联的意思是,孙中山临时大总统任上(第一任),如果能采纳我的意见,那么所有的事功就可以存留至今。一如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所言:“以此见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

下联“革三就而孚”言孙中山一生之反复革命。语源《易·革卦》爻辞“革言三就,有孚。”意思是再三向国人宣传改革的利弊得失和再三申饬改革的命令,以取信于天下。孚,信用。张謇自己对下联的解释是:“下四句,则希望将来有人拨乱反正,安定国家,亦不可忘手创民国之人,及革命以来十四年中,恩怨相寻,波澜起灭,久久不安之源流曲折也。”

二、精神之可贵:百折不回,死而后已

平生以百折不回之度掀翻前史,伟已;

举世无十全为上之医续命斯人,哀哉。

此联为张謇代自己三兄张詧所作。

上联赞美孙中山以百折不回的精神推翻满清帝制,其功至伟;下联哀叹满世界没有妙手回春的医生为他延续生命。度:胸襟,气度,言其精神。所谓“十全为上”是指十个病人就诊都能治愈,算作上等。郑玄注:“全,犹愈也。”语出《周礼·天官冢宰下·医师》:“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事,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

上联充分肯定了孙中山的革命精神,所谓百折不回者也。《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书对孙中山的一生有这样一段评论:“用无数次失败,换取了最大的成功,失败与成功的交替,铸就了他的人格。公而忘私,救国救民,百折不回,愈挫愈烈,是他留下的遗产。”

下联以先生的不治而哀之不已,感慨良多,言下之意则称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中山先生用他革命的一生对此进行了诠释。众所周知,他去世后遗留下的私产,除了衣物书籍外,只有一幢南美华侨赠送给他的上海住宅(即今上海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他在《家事遗嘱》中写道:“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衣物书籍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成长,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三、意义之重大:乘时御世,力创共和

板板上帝何常,历史五千年,公创共和乘运会;

駪駪征夫靡及,行縢三万里,我蒙爱护不瑕疵。

上联中“板板上帝”,语出《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瘅。”毛传:“板板,反也。”孔颖达疏:“《释训》云:板板,僻也。邪僻即反戾之义,故为反也。”首句意为背离常道的帝王制度怎么能经久不变。运会,时运际会,时势。上联末句言先生顺应时代的潮流,创立共和政体。张謇在《追悼孙中山演说》中对此评价很高:“从历史上看来,中国革命之第一人,要推商汤。其后因君主之昏聩,或其他原因,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更变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所以孙中山不但为手创民国之元勋,且为中国及亚东历史上之一大人物。”

下联首句语源《诗小雅皇皇者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駪駪:众多疾行貌。征夫:诗中指使臣及其属从。靡及:不及,无及。行縢:绑腿布,喻远行。瑕疵:谓指摘毛病。 唐刘禹锡 《口兵戒》:“玉椟不启,焉能瑕疵?”

 

此联为代张孝若所撰者。所谓“行縢三万里”,当指1922年,张孝若被北洋政府(当时总统为黎元洪)任命为考察欧美日九国实业专使,周游欧美等国。考察结束后,张孝若将所见所闻整理成30万字的《考察欧美日本十国实业报告书》(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瑞士、意大利、英国、美国、日本九国外,又增加一奥地利)。张謇更将其报告书校订出版,并改题书名《张孝若演说稿》。 

四、勋业之卓著:名垂天下,自有公论

志有所受,事有所传,功名与剥复屯蒙相会;

生得其时,死得其地,评论付天下后世之公。

此联代时任南通县县长卢鸿钧所作。

上联中“剥复屯蒙”为四个卦象名。其中坤下艮上为剥,表示阴盛阳衰;震下坤上为复,表示阴极而阳复。后因谓盛衰、消长为“剥复”。《屯》卦和《蒙》卦并称“屯蒙”,有蹇滞、困顿之意。1922年(壬戌)6月,孙中山任命之广三警备司令夏重民为陈炯明所害,孙中山亲自撰写的《祭夏重民文》,就用到“屯蒙”的这个义项:“壬岁屯蒙,变生肘腋”。

上联的意思是孙中山行其志而有所遭逢,尽其事而为世所传扬,其功业、其名声与时代的盛衰和无尽的困顿相交汇。下联的意思是孙中山生逢时代大变革而得其时,死于京师而得其地,其功其过,将交给天下、交付后世进行公论。

历史上对孙中山的“公论”很多,试举一例:20061112,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以“三个一生”、“三个始终”,高度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

五、身躯之伟岸:卜葬钟山,天下同祭

遗命葬钟山,殆犹亭林遍谒十三陵之志;

挽哀先上巳,将无太原罢爨百五日相同。

此联代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所作。

所谓“遗命葬钟山”指的是1925311,即孙中山在去世前一天,曾明确对身边宋庆龄、汪精卫立下遗言:“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即钟山——笔者)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1925312,孙中山于北京逝世,遗体暂厝北京西山碧云寺。192961,按其遗愿安葬于南京中山陵。

上联后一句中的“亭林”,即顾炎武,初名绛,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清顺治十六年(1659),顾炎武来到北京,开始对北京的一些文物古迹,尤其对明陵、长城区域,进行了反复的考证。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康熙十六年(1677),长达十九年之久。这期间他怀着“相与读残碑,含愁吊古今”的悲切心情,六谒十三陵。而对十三陵的考察结果,大都反映在他的《昌平山水记》里。张謇在联中表达的意思是孙中山遗嘱死后要安葬在南京钟山,就像当年顾炎武对于十三陵一样,是经过反复考察和比较的(而且应该还有留恋故地之意)

下联的解读需要从张謇撰写此联的时间说起。如前文所述,张謇撰联的时间是1925323农历二月二十九日。上巳,指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为汉民族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张謇撰写挽联之时距离“上巳节”还有三天时间,故言“挽哀先上巳”。

后一句中的“将无”,犹莫非。太原罢爨,所用为寒食节典故。寒食节的时间在冬至后百五日(亦有百六日之说),即清明前两天。典故的发生地为山西介休,古属太原郡。民间传说,晋文公重耳在这一天焚烧绵山,不幸烧死了功臣介子推,追悔莫迭才下令禁火的。“焚火绵山”的故事在太原地区流传很广。至今,太原南郊区群众仍有称寒食为“一百五”者。《阴罚令》中有这样一句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下联的意思是,哀悼孙中山的活动在上巳节前,就像当年寒食绝火纪念介之推一样。

笔者猜想,张謇当年撰写此联的构思,可能与顾炎武的一句诗有关,因为这句诗中,就有“白五日”、“十三陵”字样。诗出顾炎武《金陵杂诗》之二,为五言一联:“重闻百五日,遥祭十三陵。”

作者简介:徐俊杰,海门市历史学会副会长

海门市张謇研究会理事)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