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论文
双循环格局下,为何呼唤“张謇式”企业家精神?
时间: 2020-08-19     次数: 2265     作者: 苏商会

 

双循环格局下

为何呼唤张謇式企业家精神?

 

(原载2020.08.18“苏商会”公众号 )

 

关键时刻,重提张謇!

721日举办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近代实业家张謇为榜样,劝勉企业家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正所谓“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张謇何人?

1953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说: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胡适对张謇如是评价:“张季直(张謇,字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在张謇先生辞世近百年后的今天,他倡导的“实业兴国”的精神再次以历史新高度登上中国舞台,既源于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等外部环境冲击,中国亟需一批拥有“张謇精神”的企业家变革图存、去旧立新,以实业的力量推动中国冲破层层险阻,以强大国力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更是因为“张謇精神”已冲破时代的变迁,在大浪淘沙中,以其家国担当、实业兴邦的理念诠释着中华商道的精髓而历久弥新,成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力量源泉。

此次,总书记重点提到张謇,就是希望广大企业家能够实干兴邦,要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投身于滚滚时代浪潮,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把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最终才能收获春华秋实。

就如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希望:希望大家增强爱国情怀,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希望大家诚信守法,希望大家承担社会责任,希望大家拓展国际视野。

历史转折处的张謇精神

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的《中国百名人传》中,起首人物为黄帝,压轴人物乃张謇。

有人评价说,张謇一生似乎是一个结束两千年封建思想,最最殿后,而值得注意的一个大人物;同时也是走向新社会、热心为社会服务的一个先驱者;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人物,他的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经济的时代意义,仍有巨大价值。

什么是张謇精神?

——“一个人、一座城”。张謇在100多年前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一个相对系统的综合性“社会实验”,这一实验最终形成了张謇精神,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烈的爱国热忱

张謇乃科甲出身,是清末状元,翰林院编修,曾痛斥袁世凯、弹劾李鸿章,主张朝廷拿出骨气对抗外国侵略。当他发现中国人的骨气在官场难得伸张后, 冒天下之大不韪,毅然辞官,兴办实业。

他创办的大生纱厂打败过日本人、法国人、英国人吸食中国人膏血的工厂,为中国人争回了自己的利益,大生旗下的37家企业,养活了几百万人;西方近现代著名企业家、慈善家兴办过的公益事业:图书馆、博物馆、印书馆、大学……他全部办过,大面积提升了国民素质,更令其所在的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他用自己英雄般的行动,带动了一批民族企业家奋起创业救国。

可以说,张謇是企业界的民族英雄,是中国第一位为国家强盛、社会进步而兴办和经营企业的社会企业家。在他的感染下,一个崭新的实业救国时代来临了!苏州陆润庠,受他影响也下海创办纱厂,官居礼部尚书的孙家鼐,则命儿子孙多森、孙多鑫,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机器面粉厂;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也是参观过大生纱厂之后,走上了创业之路,之后实业救国。

张謇可谓是中国传统士子的杰出代表,一路走来,支撑他的是内心的“强国梦”,他曾为这个宏伟的理想,办实业、兴教育,以一己之力,做成了举国之力才能做成的事情。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张謇一生,心系家国,知难而进,虽迭遭挫折,但报国之心从未有丝毫减损。

二、“敢为天下先”的实干精神

张謇是科举史上第一个“下海”状元,惊世骇俗,而他的实业成功,对于视“工商为末”的中国社会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在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一座城已经很了不得,而他更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一个国!

创新加实干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倾其所有,连续二十年,倾心教育事业。教育是难事,烧钱又费时,而他为此省吃俭用,从《致吴夫人》家书中,一段文字可见一斑:“新棉裤合身,惟收口腰身略紧。旧裤寄回,须拆开洗过重修,交叉处勿多去,铺棉絮仍可穿。”

就是这样“吝啬”的他,却用无比的慷慨,在中国近代史上创下了无数个第一,是他:

创办了第一个实行小学义务教育的县级单位

创办了全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

创办了第一所盲哑学校

创办了第一个纺织学校

创办了第一所水利学校

创办了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创办了第一个气象站

创办了第一个测候所

扶植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社“中国科学社”

他甚至还制定出了中国第一部《森林法》……

此外,张謇还在南通建养老院,收容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建医院,对赤贫者免收药费;开办贫民工厂,教授贫民子弟自谋生活;设立残废院,收留肢体残缺的乞丐;创办盲哑学校,并担任第一任校长……

当代学者章开沅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很难发现另外一个人在另外一个县办成这么多事业,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而至今在这个地区仍然到处可以感受到他的存在。张謇的名字已经与近代名城南通融为一体,并将以其开拓近代化道路的光辉业绩而永远为后世所缅怀铭记。

三、开放的视野

纵观张謇的事业版图,他从来没有满足于大生棉纺业的成功,而是将其发展成为一个涉及垦殖、运输、金融的资本集团;从来没有孤立地从事企业经营,而是以“父教育母实业”的理念,系统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张謇始终强调中国本土企业家一开始就应具有社会责任、群体意识和家国观念。他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与金融投机,将经商视同齐家、治国之大事。

他拼尽一生,用“世界眼光办一国事”的眼光,为祖国开辟出了两条路:一条实业救国之路,一条教育兴国之路。他是近代中国民营企业的开路先锋,更是劈波斩浪的时代先驱,他真正做到了以一己之力,兴建一座城,影响一个国。

他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其中,已经有120多年历史的大生纱厂,虽经起伏,但此间从未间断过生产,目前已成为行业内技术最全面、最先进的企业。

一生为大义生,亦为大义而死,尽管时代限制着张謇许多美好理想的实现,后人却铭记他为国家富强所作出的贡献。一个人的成败与否,当看百年之后。

继往开来的时代价值

大疫当前,百业艰难。如今,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下,中国再次进入历史的拐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他指出,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

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族大义”文化的熏陶下,在以张謇为代表的企业家的精神浸润下,我国广大企业家身上时常可见“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内核。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弘扬企业家精神,尤其要增强爱国情怀。爱国是近代以来我国优秀企业家一以贯之的光荣传统,张謇百年前在南通的社会实践,未必知道哪些能留下来,不过是凭借着一颗怀着家国天下的赤子初心。

一个优秀企业家,总是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努力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对于企业家来说,把爱国之情融入报国之行,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用发展佳绩诠释爱国情怀。

而这也是“张謇精神”留给当代中国企业家的启示之一——强烈的爱国热忱。

从历史角度来看,张謇先生所处的时代是世界三大文明开始波及中国之时,一个是工业文明,一个是城市文明,一个是企业文明。与此同时,深受冲击的中国却处在农耕文明、乡村文明和作坊文化兴盛之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张謇先生率先看到未来,并在中国的大地上快速吸收,加以实践。

1926年,张謇先生去世,距今近百年。如果说张謇所处的工业文明是机械化时代,百年间经过自动化、信息化,那么当下正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之际,我们面临的是第四次工业文明——智能化。而第四次工业文明和上述的工业文明特征上有所不同,第四次工业文明有三个特征,市场经济、开放、技术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就要勇于创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同广大企业家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密不可分。弘扬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家才能化危为机,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在困境中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这就是“张謇精神”留给当代中国企业家的启示之二——创新,敢为天下先。

如今,我国已确立了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就要求企业家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在国际市场上锻炼成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

张謇曾说:“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一个人有多大的视野,就有多大的胸怀。拓展国际视野,是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应有之义。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有潜力的大市场,企业家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全面提高参与国际竞争、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必将带领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这就是“张謇精神”留给当代中国企业家的启示之三——开放的视野。

精神就像历史跌宕的灵魂,任风云荡涤。张謇就是这样一位以榜样之光照耀民族复兴的灯塔。每一个历史转折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放眼当下,越是风险挑战,企业家越要把爱国情怀作为心无旁骛做实业的基本前提,把勇于创新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把诚信守法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站稳脚跟的根本要求,把拓展国际视野作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要求,亦如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的企业家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在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支撑的同时,咬紧牙关、顽强自救。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迎难而上的“勇者本色”、创新实干的“智者底蕴”、回报社会的“责任担当”,惟其如此,才能不惧逆风,带领企业渡过难关、御风而行,也才能激发活力,助力我国经济进一步回暖复苏、提质增效。这不正是“张謇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写照吗?素材来源:人民政协网、新华网、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德国优才计划

大疫当前,百业艰难。回望“惊心动魄”的2020上半年,世界经济下行不减,经济全球化遭遇阻力。在压力前所未有的特殊时刻,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将启的关键时期,我们如何继往开来?

2020(第八届)苏商发展大会暨沪苏通跨江融合发展论坛”即将启幕!本次大会以“新时期苏商精神与实业担当”为主题,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检验企业高质量发展成色,凝聚迎难而上的强大信心,助推中国经济的航船在历史的狂风骤雨中乘风破浪。

凝聚苏商力量,弘扬苏商精神,敬请期待苏商归来!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