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论文
从绿色发展视角谈謇论今
时间: 2019-08-05     次数: 2298     作者: 杨 松

 

从绿色发展视角谈謇论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一是资源的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二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绿色化”、“生态化”。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张謇早在百年前的创业实践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绿色发展的概念,但他的所思所作所为处处体现了绿色发展。今天,我们追寻先贤的足迹,对于推进绿色发展战略仍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一、张謇创业实践中的绿色发展谋略

清末民初,国家危亡,时局动荡,列强欺凌,国力凋敝,正是在这样恶劣艰险的社会大背景下,张謇先生怀揣“实业救国”的远大抱负,以“舍身喂虎”的勇气,辞官回乡,艰苦创业,“当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使偏处一隅的南通县成为名扬海外的“全国模范县”。他在创业实践中,无论是兴办企业,还是城市建设,都着眼长远发展、绿色发展进行谋划,展现出与其他商人不一样的远见卓识和高尚品格。

1.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张謇先生从创办大生纱厂起步,进而衍生创办了多家产业相关联的企业。纱厂浆纱需要淀粉原料,他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建办大兴机器磨面厂,生产淀粉,同时提炼面筋供应市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募股建办广生油厂,利用轧花的下脚料棉籽,生产食用油,畅销全国各地;同年,又建办大隆皂厂,利用下脚油脂,生产皂烛;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集资兴建大昌纸厂,利用棉短绒造纸。从而形成产业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注重城市布局规划。张謇先生是南通城市规划的设计师,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开始对南通城市布局进行设计规划建设,创造性地形成了“一城三镇”的战略格局,主城区为商贸中心,唐闸镇为工业区,工厂企业集聚,并以居住、商业、学校、仓储运输等功能相配套;狼山镇为风景区,狼山是我国佛教胜地、八小名山之一,与剑山、军山、马鞍山、黄泥山彼此相依,林木葱茏,面眺滔滔长江,是江海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天生港镇为港区,沿江建设轮船码头、仓储运输,成为内联长江上游及苏北各地,外联远洋海运客货运交通枢纽。这样的规划布局,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至今南通人依然生活在他的规划里。张謇先生设计的“一城三镇”城市布局,与英国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霍华德1898年创立的“田园城市”理论不谋而合,但是张謇比霍华德的规划理论早了3年。

3.注重产业协调发展。张謇先生认为,工业和农业是立国之本,是国家富强的两大支柱。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十二日(1899.6.11),他在《请兴农会奏》一文中指出:“臣窃上溯三代,旁考四洲,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相固之势,理有固然。”①因此,他无论在创办实业、经营南通的过程中,还是担任全国农工商总长要职时,都大力倡导和推动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他在创办大生纱厂的同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大举进行海涂围垦开发,发展棉花种植和畜牧业。创立了通海垦牧公司、大有晋垦牧公司等20多家农垦企业,从今天的启东到盐城沿海围垦滩涂455万多亩,不仅为当时纱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棉花原料,而且为当下的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4.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张謇先生十分注重南通的生态环境建设。从民国元年(1912)开始,至民国七年(1918),张謇匠心独运,精心构思,沿濠河,设计兴建了东西南北中五座公园,五座公园有四桥五堤相连,假山画舫,楼台亭榭,茶室书斋,岸边树木苍翠,花草丛生,鸟语蝉鸣,河中野鸭戏水,鱼虾成群,美不胜收。他倾情于狼山风景区建设,在狼山北麓重修观音禅院、讲经堂、石碑坊,亲题“灵山胜地”匾额。动员狼山寺庙僧人在五石植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他提出“今拟五山之上,凡在戴土处,责成狼山七房寺僧,遍值竹柏松杉榆桐。周山之麓,遍植湖桑,约分两层,可植五万株。”②并提出加强培管要求和办法,“听其分佃承管,官为出示保护,禁止牛养畜牧,乡人樵采。”张謇把城市植树绿化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民国三年(1914),他身在异乡,还牵挂着家乡植树,致信给三兄张詧,倡导“南通各校纪念日,开展植树活动,种于五山、学校附近路边空地及未经整理之荒塚。”如今在南通城的濠河边、道路旁、校园里、五山上到处可见古木参天、绿荫倒映、清爽怡人。

二、张謇创业实践中的绿色发展谋略之当代借鉴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步入快车道,持续高速增长。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已经由温饱走向全面小康。但是,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高速增长背后隐生的危机。过去我们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发展的路子,高速增长是用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产出高成本换来的。有些地方只顾眼前利益和政绩,盲目上项目,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牺牲了人民的健康、牺牲了子孙的生存环境。有人竟然糊涂地认为,这是发展中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个代价太惨重啦。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必须痛下决心扭转这种状况。党中央已经作出重大决策,加快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出一系列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和举措,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在一个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在当下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对先贤张謇走过的创业之路进行探究,更觉得他的伟大,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于我们推进绿色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强化规划引领。规划是领,管全局;规划是纲,牵全身。科学的规划影响长远。张謇先生在建设南通的过程中,他心中有一个远大的目标,要把南通建设成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一个新世界雏形”。他重视规划,对南通城市的发展前景精心描绘了一幅蓝图,然后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脚踏实地一件一件事情地去干。是张謇开启了天生港码头的建设,才有了今天长江第一大港——南通港;是张謇的“一城三镇”规划,才有了今天的“中国近代第一城”。同样一个资源,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规划,不同的前景。有的地方把城乡的断头河道呆沟塘当作障碍,采取最简单粗暴和急功近利的填埋方法,一填了之,或用来开发房地产赚眼前一点蝇头小利。这种方法,破坏了城乡生态环境,造成一个城市发展中无法修复的硬伤,是一个城市永久的痛。而有的地方却把它当成自然资源宝藏,制定生态景观建设规划,进行疏浚开挖整治改造,植树绿化,发展生态养殖,建设成永久性景观工程,不仅增添了城乡的灵气,提升了城市品位,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而且提升了周边地段的商业开发身价,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的地方由于规划过度渗进了长官意志,缺少科学性、长远性,结果许多建设项目成了“短命鬼”,不知浪费了多少财力。我们应当学习张謇先生的规划理念和实践,立足当地,放眼世界;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按照“生态优先、规划引领”的原则,以打造碧水蓝天、清山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和美丽乡村为目标,对自己脚下这块土地进行科学规划、科学决策,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去付之实施,建成一个项目,就要努力让它成为一个精品,成为一个地方的标志性工程,坚决克服一任领导一个规划随意变更的现象。

2.强化整体转型。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一项革命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企业要转型升级,而且每个家庭生活也需要转型,社会管理更需要转型。企业要从资源初加工、生产低端产品向资源综合利用、深度加工、生产高端产品转型发展。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謇先生在考察日本后,发现日本之所以在对外贸易中占居优势,固中原由是日本重视发展产品的深加工。因此,他认为资源出口,无疑是“割肉肥虎”,只有发展资源深加工产品,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贸易竞争力。他的创业实践不仅为南通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而且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思想启迪。当代南通企业应该传承和弘扬张謇的创业精神,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重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促使企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家庭生活中也要由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向现代低碳生活方式和习惯转型,积极参与到节约型、环保型文明社会建设行动中去,如餐桌上的光盘行动、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家电节能使用等等。张謇先生号“啬翁”,他不仅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十分节俭,而且对家人管教严厉,时常教育家人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张謇先生倡导的这种好家风值得我们学习。当下社会管理转型显得尤为迫切,社会上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象随处可见,到了司空见惯、麻木不仁的地步,重症必须用猛药治,要从根子上找原因下措施。要深化细化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美德教育渗透到家庭、课堂、企业以及社会每个角落,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优化生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要从制度设计抓起,从顶层决策抓起,从源头上采取治理措施,使整个社会步入健康文明进步的轨道。

3.强化技术创新。要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必须重视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力量,使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绿色化”、“生态化”。张謇先生在创业过程中,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和科技力量的培养。他要把纱厂的下脚料利用起来,变废品为产品,就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需要人才,他一方面大批引进国外技术人才,解决生产中技术人才缺乏的难题,一方面投资兴办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南通本土技术人才,解决南通发展中的技术人才支撑问题。在推进绿色发展战略过程中,张謇先生的成功经验,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自然资源是十分宝贵的,有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为了人类的永续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百倍珍惜资源。要重视对城乡废弃物、农村秸秆等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建设和开发利用,依靠技术创新,不断开发衍生产品,变对社会有害物品为对社会有用物品,让各种废物垃圾资源化。

4.强化激励机制。张謇先生积极主张对新兴产业采取保育之法,一为奖励,二为补助,鼓励其发展。他认为这是“至善之策”,“需费无多,而收效甚大”。各级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切实制定绿色发展激励政策,从金融投资、税费减免、价格调控、资源供给等多方面支持绿色发展。要建立相应的统计、考核、评价机制,由注重总量增长考评转向注重高质量发展考评,引导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绿色发展,由急功近利短期行为转向谋求永续发展。

5.强化依法监管。张謇先生认为,“法律作用,以积极言,则有诱掖指导之功;以消极言,则有纠正制裁之力”,振兴实业“当乞灵于法律”。③他在主政全国农工商总长期间,制定出台了多部相关法规,对治理经济领域中的乱象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许多地方急于谋求高速发展,对项目投资缺少严格把关和科学评估,对一些明显有污染的项目,片面要求环保部门睁一眼闭一眼给予放行,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行为视而不见,偏袒包容失之过宽。对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失误和违法行为,缺少严格的法纪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这种状态再也不能存在下去了。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规范和约束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行为,规范和约束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对那些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零容忍,毫不手软的依法严惩,以儆效尤。

 

参考文献:

1.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第1卷第28页,上海辞出版社2012年版。

2.曹从坡、杨桐主编 《张謇全集》第4卷第3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3.曹从坡、杨桐主编 《张謇全集》第1卷第272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张謇研究会

原载《謇园》2019年第1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