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论文
八十年来《辞海》“张謇”辞条述评
时间: 2018-12-26     次数: 2343     作者: 华 强

 

八十年来《辞海》“张謇”辞条述评

 

 

 

《辞海》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辞典。民国二十五年(1936)由中华书局编纂出版,舒新城、沈颐、徐元诰、张相主编。1957年毛泽东决定修订,1958年成立了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随后成立辞海编辑委员会,舒新城、陈望道、夏征农先后任主编。1961年出版《辞海》试行本,1965年出版《辞海》“未定稿”两卷。1978年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改名上海辞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辞海》修订稿(供征求意见用,内部发行)和1979年版、1989年版、1999年版、2009年版《辞海》。

八十年来版《辞海》均收“张謇”辞条。但《辞海》“张謇”辞条内容都有所变化。特蒐集资料并作述评,以见时代变迁与人物评价之关系。

一、1937年版《辞海》丁种本“张謇”辞条

《辞海》丁种本(全二册),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民国二十六年(1937)八月出版发行,定价十元。

所收“张謇”辞条全文如下:

“[张謇]南通人。字季直。初名育才,晚号啬庵。清光绪进士,官修撰,乞归。在籍经营纱布、垦、牧、轮船及地方公益事业,颇有成效。民国成立,任农商总长,不久罢去。后人辑有《张季子九录》及《张季直事业历史》。”

该辞条言简意赅,不虚美,不丑化但该辞条有两处尚可商榷。

(一)张謇并非“初名育才”。张謇姓名曾经三变。因祖父入赘吴家,张謇幼年姓吴名起元。后来冒籍如皋参加科举考试,又以张育才的名字入学。因“冒籍”,张謇家遭到敲诈,张謇曾一度被如皋县学羁押。费尽周折,张謇才得以归通州原籍,乃具呈学官改为“张謇”。因此“初名育才”并不能概括张謇姓名的变化。

(二)《张季直事业历史》不知为何书?抑或是张孝若著《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的异名?或者是《通州兴办实业之历史》《通海垦牧公司开办十年之历史》《南通地方自治十九年之成绩》《二十年来之南通》等书的统称?总之不够严谨。

二、1961年新1版《辞海》试行本“张謇”辞条

《辞海》试行本第8分册《历史》,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修订出版,1961年11月新1版第一次印刷,上海新华印刷厂印刷,印数:1-21200,定价:3.20元。

所收“张謇”辞条全文如下:

“张謇(1853—1926),清末立宪派、工业资本家。字季直。江苏南通人。1894年状元。次年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议定官商合办纱厂。1899年建成南通大生纱厂,纱绽二万四百,资本官股二十五万,民股十八万。从此扩展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等十六个企业,资本累计二千万元。参加投资的有苏省铁路公司、上海大生轮船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等九个企业,资本达六百万元。清末曾任江苏省谘议局局长,成立预备立宪公会。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总长,主张南北议和,拥立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组织统一党与国民党对抗。”

“张謇”辞条的优点是重点比较突出,基本上囊括了张謇一生中最重要的实业和立宪这两件大事中的重大史实。但《辞海》试行本出版之时,正值“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左风已炽,阶级斗争之弦绷的很紧。因此,该辞条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

(一)以阶级划线。一开始就给张謇戴了两顶大帽子,即“清末立宪派”和“工业资本家”。当时说张謇是“清末立宪派”,即意味着他是保守派,是与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立的,是反对辛亥革命和伙同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成果的。说张謇是“工业资本家”而不是“民族资本家”,又特别指出大生纱厂官股大于民股,言下之意是张謇是否还是官僚资本主义、大资产阶级代表?

(二)遵循历史虚无主义。通篇只字不提张謇创办的社会事业和主要著述。张謇倡导的“教育救国”“慈善济民”仿佛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1937年版《辞海》“张謇”辞条提及的《张季子九录》也被删除。

(三)个别史实叙述欠严谨、考订有误。例如“1894年状元。次年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议定官商合办纱厂。”这两句话就有问题。“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恩科会试,中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及第”就比“1894年状元”更加完整、准确。“次年”即光绪二十一年(1895),“九月中,署南洋大臣张香涛之洞,分属苏州、镇江、通州在籍京官,各就乡里设厂制造。……十二月遂与至省,开摺请督部南洋大臣张香涛核定办法。”1“二十二年(1896年)七月,啬公议用张香涛任两湖总督时所购纱机四万余锭,增官股以为束合。”2“与桂嵩庆往复商量,经督部南洋大臣刘岘庄坤一与计,于十一月偕沈敬夫、刘一山、潘鹤琴、郭茂之、蒋书箴、高立卿会桂嵩庆,定商务局与大生厂合办各条。”3“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议定官商合办纱厂”是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而非光绪二十一年(1895)。

三、1965年版《辞海》未定稿“张謇”辞条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未定稿),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1965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中华书局上海印刷厂印刷,印数:1-16000,上下两册定价:(特)50元,内部发行,本套编号:04256。

所收“张謇”辞条全文如下:

“张謇(1853—1926)近代资本家。立宪派。字季直,江苏南通人。光绪状元。1895年得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创办纱厂。他接受官股纱锭二万四百枚,折价二十五万两,另召募民股十五万余两,兴建厂房。至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进而扩办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资生铁冶公司、淮海实业银行等十八个企业,共计招集资本达三百余万元,资本累计三千六百七十三万元。并投资苏省铁路公司、大生轮船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等九个企业,共招集资本三百九十九万元,资本累计七百十一万元。清末曾任江苏省谘议局议长,成立预备立宪公会。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拥护袁世凯,并组织统一党与国民党对抗。曾任袁政府农商总长。在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中反对革命。1926年大生纱厂负债被清算,病死。遗著有《张季子九录》《张謇函稿》《张謇日记》《啬翁自订年谱》。”

1961年版《辞海》试行本“张謇”辞条比较,1965年版《辞海》未定稿对“张謇”辞条作了六处较大的修改。

(一)总体评价。由“清末立宪派、工业资本家”改为“近代资本家。立宪派。”近代资本家”内涵比“工业资本家”更丰富,包括了交通、金融、盐垦等经济领域。

(二)身份。“1894年状元”改为“光绪状元”,但究竟是光绪哪一年状元不明确,不符合工具书编撰要求。

(三)创办大生纱厂经过。试行本:“次年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议定官商合办纱厂。1899年建成南通大生纱厂,纱绽二万四百,资本官股二十五万,民股十八万。”改为:“1895年得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创办纱厂。他接受官股纱锭二万四百枚,折价二十五万两,另召募民股十五万余两,兴建厂房。至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这段文字虽然纠正了“次年”即1895年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议定官商合办纱厂的史实错误,但又产生了新的史实错误,1895年时的张之洞只是署理两江总督。另外统计数字虽有调整,但概念仍然模糊,没有明确为银有多少两。

(四)张謇创办的其他实业。试行本:“从此扩展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等十六个企业,资本累计二千万元。参加投资的有苏省铁路公司、上海大生轮船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等九个企业,资本达六百万元。”改为:“进而扩办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资生铁冶公司、淮海实业银行等十八个企业,共计召集资本达三百余万元,资本累计三千六百七十三万元。并投资苏省铁路公司、大生轮船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等九个企业,共召集资本三百九十九万元,资本累计七百十一万元。”对张謇创办实业的叙述更具体。

(五)民国成立后的政治活动。试行本:“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总长,主张南北议和,拥立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组织统一党与国民党对抗。”改为:“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拥护袁世凯,并组织统一党与国民党对抗。曾任袁政府农商总长。在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中反对革命。”增加了张謇在北洋政府中任职的介绍,但叙述不严谨,径称为“袁政府”。当时已经是“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夕,“文革史学呼之欲出因而张謇也受到猛烈抨击:“组织统一党与国民党对抗”“在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中反对革命”。上述指责其实并没什么史实根据。

(六)增加了张謇病逝和著述情况的介绍。但对先贤缺乏应有的尊重,径称“病死”。另有史实错误,大生纱厂负债被清算是在民国十四年(1925),而非1926年。遗漏了张謇生前出版的《张季子诗录》。

1979年版《辞海》(修订稿)《历史分册中国近代史》“张謇”辞条

《辞海》(修订稿)《历史分册中国近代史》,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上海商务印刷厂印刷,印数:1-103000,定价:0.67元。版权页上还赫然印着两行字:“供征求意见用“内部发行”。当时“文革刚刚结束,图书出版尚未步入正常轨道,常有排队买书现象,“内部发行”图书更得凭证明才能购买。

所收“张謇”辞条全文如下

“[张謇](1853—1926)近代立宪派、资本家。字季直,江苏南通人。光绪状元。早年入淮军将领吴长庆幕。1895年(光绪二十ー年)开始创办纱厂,接受官股纱锭二万四百枚,折价二十五万两,另召募民股十五万余两,兴建厂房,至1899年在南通建成大生纱厂。进而举办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资生铁冶公司、淮海实业银行等企业。并投资苏省铁路公司、大生轮船公司、镇江大照电灯等九个企业。清未参与发起立宪运动,1906年成立预备立宪公会,1909年当选为江苏谘议局议长。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拥护袁世凯,并组织统一党与国民党对抗。曾任袁政府农商总长。在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中反对革命。1925年大生纱厂负债被清算,次年病死。著有《张季子九录》《张謇函稿》《张謇日记》《啬翁自订年谱》。

1965年版《辞海》未定稿比较,1979年版《辞海》(修订稿)对“张謇辞条作了如下修改

(一)总评价由近代资本家。立宪派”改为“近代立宪派、资本家”。评价更低。

(二)增加“早年入淮军将领吴长庆幕”履历。

(三)改写了张謇创办实业概况。原文:“1895年得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创办纱厂。他接受官股纱綻二万四百枚,折价二十五万两,另召募民股十五万余两,兴建厂房。至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进而扩办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资生铁冶公司、淮海实业银行等十八个企业,共计招集资本达三百余万元,资本累计三千六百七十三万元。并投资苏省铁路公司、大生轮船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等九个企业,共招集资本三百九十九万元,资本累计七百十一万元。改写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开始创办纱厂,接受官股纱锭二万四百枚,折价二十五万两,另召募民股十五万余两,兴建厂房,至1899年在南通建成大生纱厂。进而举办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资生铁治公司、淮海实业银行等企业。并投资苏省铁路公司、大生轮船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等九个企业。纠正了张謇1895年得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创办纱厂的错误,文字也更准确,“绽”改为“锭”。但仍有两处值得推敲,一是“兴建厂房径可删去;“上海大生轮船公司”删去“上海”二字容易产生误解。

(四)对张謇的政治活动评价更低,基本否定。原文:“清末曾任江苏省谘议局议长,成立预备立宪公会。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总长,拥护袁世凯并组织统一党与国民党对抗。曾任袁政府农商总长。在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中反对革命。改写为:“清未参与发起立宪运动,1906年成立预备立宪公会,1909年当选为江苏谘议局议长。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拥护袁世凯,并组织统一党与国民党对抗。曾任袁政府农商总长。在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中反对革命。虽然陈述的史实更多,并按时间先后准确排列,但“拥护袁世凯”,“在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中反对革命”,是把张謇直接划到了反革命阵营那一边。“在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中反对革命的说法也缺乏史实根据,张謇一贯主张理性爱国主义,反对激进主义,尤其反对某些政治家和某些党派利用学生运动实现自身利益。《辞海》(修订稿)出版说明说,《辞海》1972年起再次修订,由于受到“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严重干扰和破坏,迟迟未能完成。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辞海》修订工作得以拔乱反正,顺利进行,并迅速出版。但拨乱反正谈何容易,对张謇政治活动的否定不仅是典型的“文革”影射史学的表现,追根溯源还能看到南京国民政府国史馆对中华民国北洋时期全盘否定论的影响,并且比国民党更左。

(五)订正“1926年大生纱厂负债被清算”的时间错误“次年病死”径可删去。

(六)修改了张謇著述内容。原文著有《张季子九录》、《张謇函稿》、《张謇日记》、《啬翁自订年谱》改为“著有《张季子九录》、《张謇函稿》、《张謇日记》、《啬翁自订年谱》。” 

1979年《辞海》缩印本“张謇”辞条

《辞海》缩印本,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第一版,上海市印刷三厂1985年8月第六次印刷,印数:1232001-1512000,定价28.90元。

所收“张謇”辞条全文如下:

“张謇(1853—1926)近代立宪派、资本家。字季直,江苏南通人。光绪状元。早年入淮军将领吴长庆幕。1895年(光绪二十ー年)在南通开始创办大生纱厂。后又举办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资生铁治公司、准海实业银行等企业,并投资苏省铁路公司、大生轮船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等企业。还举办了ー些教育文化事业,把实业、教育称为‘富强之大本’。清末参与发起立宪运动,1906年成立预备立宪公会,1909年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却拥护袁世凯,并组织统一党与国民党对抗。1913年任袁政府农商总长,至袁即将称帝时,始辞职南归。在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中反对革命。1925年大生纱厂负债被清算,次年病死。著有《张季子九录》、《张謇函稿》、《张謇日记》、《啬翁自订年谱》。”

1979年版《辞海》修订稿相比,1979年《辞海》缩印本“张謇辞条作了如下修改:

(一)删去了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过程性叙述,压缩为“1895年(光绪二十ー年)在南通开始创办大生纱厂”这一句话。

(三)“进而举办……”改为后又举办……“并投资……等九个企业”删去“九个”数量词。

(三)增加了一段对张謇创办教育文化事业的评价性表述:“还举办了一些教育文化事业,把实业、教育称为富强之大本”。

(四)“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拥护袁世凯”改为“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却拥护袁世凯”。增加的这个“却”字完全改变了这句话的语意,张謇仿佛成了隐藏在南京临时政府里的袁世凯的“潜伏”,也违背了基本的历史事实,张謇是因反对孙文、黄兴等执意以汉冶萍公司向日本抵押借款而辞去实业总长职务的。

(五)“曾任袁政府农商总长”扩写为“1913年任袁政府农商总长,至袁即将称帝时,始辞职南归。贬斥张謇的意味十分明显,却也与历史事实不符。张謇于民国四年正月即请假二月,查勘鲁、皖林牧试验场。”南下后至六月初虽因还未辞去全国水利局总裁职务而返京,七月初却又具呈请假,十日离京后再未返京。张謇第一次南下后,袁世凯即批准张謇辞去农商总长职务。第二次南下以后张謇又正式辞去全国水利局总裁并参政职务,完全摆脱了与袁世凯之间的关系。而袁世凯称帝是在同年十二月十二日

1989年版《辞海》缩印本“张謇”辞条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9月第一版,上海新华印刷厂1995年8月第二次印刷,印数:35001-67000,定价:188元。1989年版《辞海》缩印本因故延迟了五年才得以出版发行。

所收张謇”辞条全文如下:

“张謇(1853—1926)中国实业家、教育家。字季直,江苏南通人。清光绪状元。早年入淮军将领吴长庆幕。1895年(光绪二十ー年)在南通开始创办大生纱厂。后又举办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资生铁冶公司、淮海实业银行等企业,并投资苏省铁路公司、大生轮船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等企业。并先后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女红传习所等。把实业、教育称为‘富强之大本’。参与发起立宪运动,1906年成立预备立宪公会,1909年(宣统元年)被推为江苏谘议局议长。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拥护袁世凯,并组织统一党与国民党对抗。1913年任袁政府农商总长,至袁即将称帝时,始辞职南归。在南通继续办理实业和教育,提倡尊孔读经,抵制新文化运动。1925年大生纱厂因亏损严重被接管,次年病逝。著有《张季子九录》、《张謇函稿》、《张謇日记》、《啬翁自订年谱》。”

该版《辞海》“张謇辞条对上一版修改有限,有些明显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叙述和评价继续保留,颇让人遗憾。

(一)总体性评价“近代立宪派、资本家”修改为“中国实业家、教育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陈腐史观,第一次给张謇戴上“教育家”的桂冠,第一次承认张謇具有全国性的影响。

(二)“还举办了一些教育文化事业”具化扩充为“并先后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女红传习所等。”张謇教育救国的履践得以彰显。

(三)“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却拥护袁世凯”,删去了“却”字,恢复为客观陈述。

(四)删去了“在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中反对革命”这句并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评价。

(五)增加了在南通继续办理实业和教育,提倡尊孔读经,抵制新文化运动”的叙述和评价。“抵制新文化运动”完全与历史事实不符,张謇创办的一系列教育文化事业的目的均是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新世界。张謇实际上已经“脱鳞”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六)“1925年大生纱厂负债被清算”改为“1925年大生纱厂因亏损严重被接管”。

1999年版《辞海》缩印本“张謇”辞条

《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上海市印刷三厂2002年4月第七次印刷,印数:266001-297000,定价:230元。

所收“张謇”辞条全文如下:

“张謇(1853—1926)中国实业家、教育家。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清光绪状元。早年入淮军将领吴长庆幕。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后又举办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 资生铁冶公司、淮海实业银行等,并投资苏省铁路公司、大生轮船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等。又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女红传习所等。把实业、教育称为‘富强之大本’。参与发起立宪运动,1906年成立预备立宪公会,任副会长。1909年(宣统元年)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后组织统一党支持袁世凯,与国民党对抗。1913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袁即将称帝时,辞职南归。在南通继续办理实业和教育,提倡尊孔读经。1925年大生纱厂因亏损严重被接管,次年病死。有《张季子九录》、《啬翁自订年谱》等,今有《张謇全集》。”

1989年版《辞海》相比,1999年版《辞海》“张謇”辞条共作了大小七处修改:

(一)增加了人名信息,“号啬庵”。张謇因祖父入赘吴氏,幼名吴起元。同治七年(1868)十六岁时冒籍如皋张氏参加科举考试,改名为张育才,改字树人。光绪三年(1877)二十五岁时具呈学官,改名为謇,改字季直,别字处默,表示对淡泊名利的南齐人陶季直和潜心著述的梁朝人沈处默的景仰。其友人周彦升作《更名篇》见规,谓謇有直言、蹇吃二义。此后张謇还自号啬庵,晚年更自称啬翁。

(二)“并先后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女红传习所等。”改为“又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女红传习所等。”语法更为规范。

(三)增加了“张謇担任预备立宪公会副会长”的表述。

(四)对张謇辛亥革命后政治活动的表述作了重要修改。原文:“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拥护袁世凯,并组织统一党与国民党对抗。1913年任袁政府农商总长,至袁即将称帝时,始辞职南归。”改为:“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后组织统一党支持袁世凯,与国民党对抗。1913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袁即将称帝时,辞职南归。”原来强烈的主观贬斥意味已经大大减弱。“袁政府”改为“北洋政府”也更准确,盖袁世凯初任临时大总统、大总统时,中华民国尚实行责任内阁制。但说张謇“组织统一党支持袁世凯,与国民党对抗”,“袁即将称帝时,辞职南归”仍不符合历史事实。

(五)删除了张謇“抵制新文化运动”的错误臆断。但仍以偏概全,指责张謇“提倡尊孔读经”。而对张謇晚年致力的南通地方自治事业,特别是创办三所私立大学、伶工学社、南通图书馆、更俗剧场和一系列的慈善公益事业所发挥的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新世界的显著作用视而不见。

(六)“病逝”改为“病死”,不够尊重先贤。

(七)对张謇著述情况作了修改。原文:“著有《张季子九录》、《张謇函稿》、《张謇日记》、《啬翁自订年谱》。”改为:“有《张季子九录》、《啬翁自订年谱》等,今有《张謇全集》。”列入了曹从坡、杨桐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的《张謇全集》,这是值得肯定的。

八、2009年版《辞海》缩印本“张謇”辞条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夏征农、陈至立主编2009年版《辞海》缩印本,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南京展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排版制版,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2012年11月第4次印刷,定价:300元。辞海编辑委员会称该版《辞海》为“第六版”并不准确,应为“第八版”。

所收“张謇”辞条全文如下:

“张謇(1853—1926)中国实业家、教育家。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清光绪状元。早年入淮军将领吴长庆幕。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后又举办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资生铁冶公司、淮海实业银行投资苏省铁路公司、大生轮船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等经营盐业,提倡盐务改革。又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女红传习所等。把实业、教育称为“富强之大本”。参与发起立宪运动,1906年成立预备立宪公会,任副会长。1909年(宣统元年)被推为江苏谘议局议长。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曾与章炳麟等组织统一党支持袁世凯,与国民党对抗。1913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袁即将称帝时,辞职南归。在南通地区提倡以实业和教育为中心的地方自治,提倡尊孔读经。1925年大生纱厂因亏损严重被接管,次年病死。有《张季子九录》、《啬翁自订年谱》等,今有《张謇全集》。”

1999年版《辞海》缩印本“张謇”辞条比较,《辞海》第六版缩印本“张謇”辞条作了三处较大的修改。

(一)创办实业过程。1999年版:“后又举办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资生铁冶公司、淮海实业银行等,并投资苏省铁路公司、大生轮船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等。”改为:“后又举办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资生铁冶公司、淮海实业银行投资苏省铁路公司、大生轮船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等经营盐业,提倡盐务改革。”这段文字除两处字词修改外,主要是增加了张謇“经营盐业,提倡盐务改革”的表述。但张謇并不仅仅是提倡盐务改革,光绪二十七年(1901)通海垦牧公司开工光绪二十九年(1903)筹建吕四盐业公司宣统三年(1911)十月担任江苏两淮盐政总理,张謇通过成立盐垦公司、立法等,直接大力推动了淮南盐区的废灶兴垦。

(二)政治活动。1999年版:“后组织统一党支持袁世凯,与国民党对抗。”改为:“曾与章炳麟等组织统一党支持袁世凯,与国民党对抗。”仍不尽符合历史事实。宣统三年十一月,张謇与程德全、章炳麟、赵凤昌议创统一党,民国元年(1912)三月统一党正式成立。政纲以“保全中国”为核心,包括:“团结全国领土,厘正行政区域”“完成责任内阁”“注重民生,采用社会政策”“维持国际和平,保全国家权利”等。而国民党至民国元年八月才宣告成立,何来“与国民党对抗”一说?

(三)地方自治。1999年版:“在南通继续办理实业和教育,提倡尊孔读经。”改为:“在南通地区提倡以实业和教育为中心的地方自治,提倡尊孔读经。”这是张謇呕心沥血提倡和推行并取得巨大成效的“地方自治”第一次获得《辞海》的肯定。

 

注释:

      (1) 张季直先生事业编纂处:大生纺织公司年鉴(1895—194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2) 张季直先生事业编纂处:大生纺织公司年鉴(1895—194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3)  张季直先生事业编纂处:大生纺织公司年鉴(1895—194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原载《博物苑》2018年第1期(总第32期)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