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资料
张謇祖居的变迁
时间: 2025-07-25     次数: 630     作者: 徐祥忠

 

张謇祖居的变迁

 

徐祥忠

 

2023年,通州区西亭镇政府对张謇祖居进行了修缮。内设“根在西亭”“学在西亭”“业在西亭”三大板块,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影像等生动地再现了张謇先生与西亭的历史渊源。

西亭故老相传,张謇的祖父张朝彦初到西亭时是以船为家的。船靠在西亭河南西街头小河角西边。张朝彦从做麦芽糖、贩瓷器、收破布开始,以后又租种了泊船处岸上属于澜平桥周家庄的几亩田。因为子女众多,做小生意和种田的收入常不敷家用。张朝彦带着儿子勤恳劳动、节俭持家,手头宽松了一点,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就在租种的田北头、也就是河边上建了几间房子居住,并继续做糖。在岸上做糖,不管规模大小,按行业上的说法就叫“开糖坊”。所以,西亭一些年龄较大的老人,都晓得张状元家过去是“开糖坊的”。其间,因多种原因,张家的房子几易其主。

民国十一年(1922)张詧(张謇的三哥)将房子赎回。张詧将老房子进行了翻造与扩建。民国十五年,张謇亲率孙子到西亭“奠祖屋”。张謇在《西亭东桥铭·序》文中详述了张朝彦定居西亭创家立业的沧桑历史。张詧重新修建的房子比较宽裕,宅院正屋悬有匾额一方,题曰“敦睦堂”,这与张家在常乐镇所建东宅正屋题“敦裕堂”有遥相呼应、同气相求之意。张氏祖居改建落成后,西亭人便把西街头这一溜高大房屋称为“张公馆”。

张朝彦去世时为64岁,在西亭生活40年左右,“着籍”于西亭,终老于是乡,所以后来张謇著文述及其祖父时,便径直尊称之为“西亭公”。

抗战爆发以至新中国成立后,张謇祖居房屋虽又几度易主,房屋状态有所改变,但仍有几间房屋旧迹依然。1989年,南通县人民政府将张謇祖居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南通市人民政府将张謇祖居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謇作为西亭籍名人,对中国近代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今的西亭人,一直铭记着张謇与西亭的风雨情思。为了弘扬张謇先生开拓进取、重学扬善的精神,该镇修建了诸多纪念张謇的景点,一些道路、桥梁、碑刻都烙上了张謇的印记。

在张謇祖居南边不远处,西亭镇政府对面,有一排古色古香的建筑,这是1997年西亭镇政府兴建的张謇公园。西亭镇将张謇祖居门前的一条路命名为“状元路”,张謇祖居即为“状元路3号”。状元路现在还保留民国时期的一些特色,青砖黑瓦的建筑比比皆是。

西亭镇西街头团结河口有一座张謇桥。1997年,通州市在修筑石江公路的时候,将石江公路与海平路交叉路口的大型桥梁命名为张謇桥,以纪念张謇,此桥是西亭镇区附近最大的桥梁。2015年,石江公路升格为345国道,路面扩大数倍,此桥拆除重建。重建后的张謇大桥气势宏伟,有数十米宽。

西亭小学在校园内精心构建了亭园,取“亭亭玉立、正直挺拔”之意,亭园内建有状元亭。状元亭位于该校主楼慧中楼东南侧绿地内。西亭小学以状元亭为依托,打造张謇文化长廊,向学生们介绍张謇先生的生平事迹,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原载《南通日报》2025年7月23日第A7版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