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最新专著
最新论文
最新资料
  站内搜索  
 
  最新论文
张謇农业改革举措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时间: 2021-07-28     次数: 5238     作者: 赵云生

 

张謇农业改革举措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赵云生

 

张謇一贯十分重视农业,他说:“我国以农立国,农作丰歉,系民休戚。”[1]这表明张謇把农业放到了强国安民的高度。1897年,他在《请兴农会奏》中指出:“臣窃上溯三代,旁考四洲,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相因之势,理有固然。”[2]以后又指出:“工商之本在农,农困则工商之本先拨。”[3]从中可以看出张謇不再把农业局限于为人类提供基本生活资料的传统思路,而把农业作为轻工业原料的来源来考虑问题。他说:“民生之业农为本,殖生货者也;工次之,资生以成熟者也;商为之绾毂,而以人之利为利,末也。”[4]这是张謇农本观的核心内容,也是他高度重视农业的思想基础。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张謇形成了“棉铁主义”理论。对“棉铁主义”,他作了这样的阐述:“我之国不有土地乎,有土地则曷不改良农业而蕃其生产?我之人民不各有耳目手足乎,各有耳目手足则曷不奋兴工作而给于商市?顾所谓农工商者,犹普通之言,而非所谓的也。无的则备多而力分,无的则地广而势涣,无的则趋不一,无的则智不集,犹非计也。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5]张謇认为,要实业救国,必须优先把棉业和铁业搞上去。在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下,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1913年至1915年,张謇出任民国政府农商总长。在此期间,他根据自己的“棉铁主义”理论,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方位、多层面地改革中国农业,试图使中国的传统农业与世界近代农业接轨,并以此为基础,把中国的国民经济搞上去。

纵观张謇的一系列农业改革举措,已经跳出了单纯为了增加一时农产品产量去发展农业的传统思维定式,在许多方面与农业现代化的标志非常接近,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农业不仅要依靠现代的工业装备及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还要依靠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农业上的应用。而这些都要由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来实现。因此,没有农民自身素质的现代化,要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张謇深刻认识到,农民缺乏文化知识是不能从事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因此必须普及农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1903年,他在《论创办地方实业教育致端抚函》中说:“实业教育,富强之大本也。教育所以开民智。顾念今日,岂唯民智不开而已。上而官智,中而士智,开寤者复有几人?”[6]1911年,他在《垦牧公司第一次股东会演说公司成立之历史》中说:“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知识之本,基于教育。”[7]

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创办各级各类农业学校,培养农业专门人才,加速提高农民素质,也就必然成为张謇“万不可再缓之图”的任务。1901年,张謇建办了通州师范学校。1906年,通州师范学校开设农科,并在通州博物苑南建设农科校舍。次年,农科校舍落成,招收农业本科学生,南通近代农业教育正式实施。1911年初,通州师范在农科的基础上设立初等和中等农业学校。学校建立化学分析室、温室,开辟果树园、试作园、蔬菜园、桑园,建筑畜舍,次年又设家畜试验场,这样农业学校有了与教学配套的实验室、实习园地,学校初具规模。1912年,农业学校开辟五山苗圃,为农校生进行林业生产的实习创造了条件。1913年,初、中两等农业学校改名为乙、甲种农业学校,定名为南通私立农业学校,南通农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20年甲种农业学校升格为农业专门学校,后称农科大学,1923年开办大学本科,南通形成了中、高等农业教育的格局。

为加速提高农民素质,张謇除通过创办农业学校来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外,还在农事试验场聘请“勤朴坚实、谙习农事、经营业务在二十五年以上者”担任“劝农员”,分赴各地,从事“巡回演讲、分布苗种、教用农具、调查天灾虫害和其他改良农事一切事项”,传播农业科学知识和耕作技术。与此同时,张謇还在通海垦牧公司开办职业培训教育,为公司培养急需的技术和管理人员。

二、农业机械化是乡村振兴的基本标志

所谓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从而降低农民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基本标志,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民国时期,中国农业生产工具极端落后,农业机械化更是无从谈起,这是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张謇对农业机械化早有研究。光绪十三年(1887)为治理黄河,张謇就曾建议豫抚倪文蔚利用机船、平地开河器(类似今天的泥浆泵)、浮水器等新式工具。他曾支持江石溪发明试制割草机,欲以机器解决大片荡草、芦苇收割的难题。1897年张謇提出“农务亟宜振兴”,“振兴之计有四”,其中“久荒之地,听绅民召佃开垦,成集公司用机器垦种”[8]被列在首位,可见他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程度。他设计垦区土地联片条田化、住宅一字成排聚居化、道路规范化等,就是为农业机械化耕作创造条件,同时为今天苏北沿海垦区率先实现机械化奠定了基础。

张謇在出任民国政府农商总长后对农业实行改革时,以地理、气候等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为依据安排各地种植面积,实行区域化种植。“植棉区域:直隶、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山西、河南、陕西等省。植蔗区域: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甜菜试种区域:奉天、吉林、黑龙江、直隶、山西等省。……植棉区域、植蔗区域内,每省以若干县为适宜植棉植蔗之地,由农商部派员会同各该省地方官分别勘定之。”区域化种植的农业格局,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还为实行农业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条件。

张謇在水利建设方面也同样重视使用机器。他在《泽生水利公司创办公呈》[9]中写道:“现在挖泥机器,业经在沪先行定造一副,另增过坝起重机并运泥车及轧道各一副,其凿井机拟先用日本仿美国式制造之器,俟有成效,再行扩充。”张謇请荷兰工程师特来克建造大闸乃是一项水利建设中的机械化大工程。张謇提出的“研究机械,稽核工料,谨出入,节度支,各司事当交勉之”[10]的主张,进一步体现了他把机械化生产应用于大农业的思想。

三、农业发展可持续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要求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同时,要坚持生态良性循环的指导思想,不滥用自然资源,兼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1895年,张謇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中写道:“中国生齿繁而遗利,若仅恃农业一端,断难养赡。”[11]因此要从事“缫丝、种棉、种茶、种蔗、造糖、磨面”等多种经营。1897年,他在《请兴农会奏》中提出要在“闲地荒滩”“分别兴办树艺畜牧制造诸事”,“如有山泽闲地,江海荒滩,一例拨归农会,或试办新法,种植葡萄果木之类,或仍用旧法,推广桑棉畜牧之类,或集公司,或借官款,通力合作,官民一心,逐件经营”[12]1914年,他在《咨复财部请仍酌拨筹办棉、糖、林、牧等场经费文》中说,筹办“棉、糖、林、牧各场,产为公私经济之源”[13]。张謇全面改造传统农业,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说明他已突破了传统农业仅局限于种植业的束缚,具备了“多种经营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农业思想。

张謇在具体的农业改革中,一方面提出改良和引进优良品种、科学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又把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等对农业生产有长远影响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一同组织实施。他这种在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避免农业发展以破坏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做法,正是当今所积极倡导的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张謇还十分重视保护珍稀动物和野生动物。他主持下的农商部制定了《狩猎法》。该法律规定,“不论何人,非经警察官署核准,不得狩猎”[14],且不得在禁山、历代陵寝、公园、寺观庙宇等场所狩猎,又规定严禁猎捕受保护的鸟兽等等。这些措施为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四、农业产业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农业产业化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实施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张謇早期的农业产业化思想还只是停留在农工商一体化阶段。即使如此,他在一百多年前能有这种想法并身体力行付诸实践,确实是难能可贵的。1918年,张謇《复北京国民外交协会发展棉业说》一文的结论是“农工商必兼济而后能相救”[15]1921年,张謇在《南通县图志续篡后序》中进一步指出:“富民之求,惟农工商通之,自治导源于此,有相资相成之用焉。[16]张謇对农工商一体化的具体运作,早在1908年通海垦牧公司股东会议上的报告中就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为推广棉植足纱厂进货之用,不待外求起见,与大生为直接关系。盖通花称最,各埠争往购买,新花上市,价易受挤。若将来自种自收,数可得半,则无收挤之患。大生入股居少数,垦牧商股二十三万余,初收未尽用之先,亦济大生之用。”张謇把通海垦牧公司作为向大生纱厂提供原料(棉花)的生产基地。为了推广良种(美棉),消除棉农顾虑,由大生纱厂与种植户订立合同,规定所产棉花全归大生纱厂收购,如收益不如原通州棉,其损失由大生纱厂补贴。可见张謇所创立的大生纱厂与通海垦牧公司就是农、工、商三个系统之间的互相联系的实体。大生纱厂与通海垦牧公司之间的运作模式,与当今提倡的“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等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何其相似!

张謇在出任民国政府农商总长期间及其前后对传统农业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许多举措都体现出农业现代化的思想,尽管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对我们今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单位海门张謇研究会)

 

参考文献:

[1]《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2][3][4][5][8]《张季子九录》,台湾文海出版社,1983年。

[14]《张謇农商总长任期经济资料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6][16]曹从坡等:《张謇全集》第4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11]曹从坡等:《张謇全集》第1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12][13]曹从坡等:《张謇全集》第2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7][9][10][15]曹从坡等:《张謇全集》第3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原载《张謇研究》2021年第1期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