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学术研讨
学术论文
学术专著
普及读物
  站内搜索  
 
  学术论文
工业遗产视野中的南通张謇实业群
时间: 2021-07-02     次数: 9042     作者: 柳巧云 阙维民

 ●《张謇研究(2020)》·论文精选

 

工业遗产视野中的南通张謇实业群

 

柳巧云  阙维民

 

要:南通张謇实业群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起源标志,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积极救国理想与实践最具代表性的反映,其“一城三镇”的空间布局是中国近代自主探索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开端。本文从工业遗产保护的视野,分析张謇实业群的历史与现状,通过国内外类项比较甄别岀其独特的遗产价值,并提岀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工业遗产价值;张謇实业群;保护发展位

 

1. 研究背景

南通张謇实业群是清末江苏南通实业家张謇1895年筹办并持续建设三十余年,以大生纱厂为核心,集工业、商业、教育、慈善、交通、市政等为一体的近代实业集群,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工业的重要起源之一[1]。目前有关张謇实业群的硏究不多,相关研究多以单体建筑或单一片区为研究对象,如南通博物苑[2-3]、濠南别业[4]、大生纱厂[5]、南通油脂厂[6]等,也有硏究相对系统地梳理了南通各片区的工业遗产分布[7-9],但将张謇实业群作为一个整体并深入分析其遗产价值的研究较为欠缺,尤其缺少在世界工业遗产视角下的价值分析。本文采用社会科学常用的类项比较法[10],从多个维度选取与张謇实业群有类似特征的遗产项目,将张謇实业群放在整个中国、世界的范围内进行比较分析,以明晰张謇实业群的历史地位和核心价值。

2 张謇实业群的史地背景

南通市位于长江人海口北岸,由古沙嘴逐渐发育而成陆。约6000年前,长江水从上游夹带大量泥沙逐渐在江口沉积成陆,其海岸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扩展,从海安依次抵达如皋、南通、海门[11]。今南通市区成陆于唐代,最初为片状岛屿,古称胡逗洲,与海安、如皋等夹江相望,随着长江北岸沙洲不断淤积延伸,最后并入北岸。

南通市所在地域的行政区划,汉为广陵郡、海陵县之东境。东晋义熙中(411,置蒲涛县,属海陵郡。隋开皇初,海陵郡废,仍省入海陵县,后以其地置狼山镇,旧为淮东之盐亭场。五代南唐立静海都镇制置院。后周显徳五年(958),建静海军,升为通州,分其地置静海、海门二县,而治静海。宋天圣元年(1023)改曰崇州,明道二年(1033)复曰通州,属淮南东路。政和七年(1117)赐郡名曰静海。建炎四年(1130)入于金,寻复。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通州路总管府,隶江北淮东道。二十一年(1284)复为州,属扬州路。领县海宁府,寻为海宁州,属淮安路,领县三。明仍为海州,属淮安府,以州治之朐山县省人,改沭阳县,属淮安府,领县一。清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仍以淮安府之沭阳县来属,隶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领县二[12-13]1934年,设立南通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管辖南通、崇明、启东、海门、如皋和靖江六县。19492月南通全境解放后,划城区、狼山、天生港一带建南通市,先后为苏北行署、南通地区专署所辖,1958年崇明县划入上海[14],此后南通行政区域无变。1962年改为省辖市。1983年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图1)。

 

张謇实业群在南通建设,首先是因为南通是产棉大市,为建设大生纱厂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然后,围绕大生纱厂的居住、商业、教育、市政、交通等功能逐步建设起来,共同形成了张謇实业群。整个建设始于1895年筹办大生纱厂,终于1926年张謇逝世,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当时南通的老城区、唐闸镇、天生港镇和狼山镇,形成“一城三镇”的空间格局[1]199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老城区和狼山镇划归崇川区,唐闸镇和天生港镇划归港闸区。张謇实业群各类建设共计181项,包括教育类项目33项、工业类项目23项、农业类项目24项、居住类项目17项、商业类项目24项、交通类项目28项、市政类项目7项、慈善类项目13项和风景类项目12[7]。建设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895-1903年的单项建设阶段,以工业、教育等单个项目为主;1904-1911年的广泛探索阶段,工农商项目建设全面展开;1912-1921年的区域建设阶段,着眼区域协调发展和统筹规划,交通、市政、慈善等建设加快推进;1922-1926年的建设衰退阶段,建设项目逐步减少[7](图2)。

 

目前,“一城三镇”四个片区内仍有较多的张謇实业群物质遗存,且各具特色(表1)。

 

如唐闸的大生纱厂是张謇实业群的代表性工业建筑,目前格局和风貌保存完好,今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老城区的服务性建筑也大多得以保留,昔日首倡戏剧改革的伶工学社和更俗剧院,今日成为南通的戏剧文化传播地,当年占全国之先的通州民立师范和南通博物苑也分别延续着原有功能,沿用至今。狼山镇的休闲、文化类建设保存完好,今用作旅游观光及展览功能。

3 张謇实业群的类项比较

从遗产核心和遗产整体两个层次选取具有可比性的项目与张謇实业群进行比较。大生纱厂是张謇实业群的核心,其他居住、教育、市政、交通等建设均是配套纺织工业而兴建[1.7-8],在遗产核心层面,选取多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近代纺织工业遗产与之进行对比研究;在遗产整体层面,选取典型民族工业城市中的工业遗产以及UNESCO世界遗产名录中的近现代工业遗产进行类项比较。多维度的比较研究发现,张謇实业群在遗产规模、保护利用状况、遗产承载意义、遗产与城市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均具有独特性。

3.1与中国近代纺织工业遗产比较

中国机器棉纺织业酝酿于19世纪70年代,但直至19世纪末,才迎来中国棉纺织业的第一次设厂高潮,在此期间上海、宁波、无锡、苏州、杭州、南通等地先后开设了多家棉纺织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10家,分别为上海的裕源纱厂、裕晋纱厂、大纯纱厂、兴泰纱厂,苏州的苏纶纱厂、宁波的通久源纱厂、杭州的通益公纱厂、通惠公纱厂,无锡的业勤纱厂和南通的大生纱厂[15]。将张謇实业群的遗产核心——大生纱厂与其他9家棉纺织厂进行比较(表2),发现其与同类纺织工业遗产相比,有两个独特之处:

 

 

一是物质遗产保存最为完整。大生纱厂基本完好地保存了原有风貌,而其他近代纺织工业遗产现状仅存部分建筑,甚至有些遗产全部灭失。

二是影响范围最广,意义最大,价值最高。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设立时间最早、产量最大的民族资本棉纺织工厂,当时年出产纱锭占全国总数的10%以上,是我国近代棉纺织民族工业的摇篮[5.7-8],而其他9家近代纺织工业遗产的价值相对较弱,影响范围基本不超过所在城市,仅具有局域意义。正因如此,大生纱厂于2006年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最早被评为国保单位的工厂[14]2018年,大生纱厂入选我国首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首批100项工业遗产中有2项近代棉纺织业工厂,大生纱厂是其中设立最早、规模最大、现状遗存最多的工厂)[17]

3.2与典型民族工业城市中的工业遗产比较

通过在中国知网搜索“民族资本”、“民族工业”、城市”等关键词,在南通之外,选取无锡、上海、武汉、天津、广州、保定、济南、宁波、杭州、大同共11座近代民族资本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进行类项比较。

 

从工业遗产本身的规模、保护状况和价值来看,张謇实业群具有规模大、 类型综合、保存状况好、价值意义最为突出等特征(表3)。张謇实业群广泛分 布于一城三镇,与其他城市仅有单一工业功能不同,张謇实业群围绕工业生产 发展起了居住、商业、教育、市政、交通等一系列综合功能[1],且与其他十城中的现状民族工业遗存相比,张謇实业群保存最为系统和完整,保护级别也最高。吴良舖院士提出张謇实业群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积极救国理想与实践最集中和最具代表性的反映,而张謇引领建设下的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1.7-8],其一城三镇的格局是功能分区、组团发展、城乡融合等规划思想的最早体现[8],是中国人首次自觉地、创造性地发展民族工业和经济,并全面地规划、建设和经营城市。

关于张謇实业群中城市规划思想的体现,以及其对南通城市空间格局的深远影响,可通过分析近代民族工业遗产分布与城市整体空间格局的关系来进一步明晰。上述11座城市中民族工业遗产与同期城市整体空间格局关系可划分为四种类型:遗产散点分布型(6座,保定、广州、济南、宁波、杭州、大同),遗产线状分布型(3座,天津、无锡、武汉),遗产块状分布型(1座,上海),遗产奠定城市格局型(1座,南通)(图3)。

 

可以看出,大部分城市中的近代民族资本工业遗产仅仅是城市整体格局中一块拼图,即使是近代民族工业数量相当可观的上海,也由于外资占主导,民族工业的分布与城市整体格局的形成并无太大关系。只有南通一座城市,其民族工业的空间布局是经过张謇精心规划和布局的,形成的“一城三镇”不仅是实业群的格局,也奠定了当时城市的整体格局,一直到今天仍对南通的城市空间布局具有深远影响,《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一主三副多点”的格局堪称“一城三镇”思想的传承与创新[34]

3.3与世界遗产名录中的近现代工业遗产比较

截至20181月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总数达到1073项,其中工业遗产项目,据2006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统计的1987-2005年“UNESCO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工业遗产地(industrial heritage sites on the UNESCO world heritage list)”为43[35]2006至今共新増工业遗产14[36],共计57项。其中工业革命以来的近现代工业遗产23项,分为交通结构、工业建筑和工业景观三类,与张謇实业群最具可比性的是工业景观,共6项(表4)。

 

在世界遗产的评价框架下,张謇实业群的核心价值可以表述为“中国近代棉纺织民族工业的摇篮,完整保留了历史棉纺织工厂及各类配套设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工商业的代表,是民族资本系统规划、自力建设的城市典范”。具体来讲,张謇实业群是在清末民初中国城市开始进入现代化、但总体还处于落后和割裂的状态、基本上没有一个城市有总体规划的情况下,开创性地描绘出一个中小城市的蓝图并付诸实践的创新典范,为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进步的样板[43],张謇在南通的规划实践比同时代的规划思想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还要早3,具有世界领先地位[44]

可以认为,与其他6项世界工业遗产相比,张謇实业群的价值与意义同样突出,其记录了民族产业在本国封建势力与西方殖民帝国的双重压力下,仍然顽强地独立发展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典范意义。

3.4类项比较结果

通过与国内类项的对比,张謇实业群具有以下特点:

1)近代民族工商业起源意义最突出。张謇实业群是中国近代最早成长起来的民族工商业代表,其核心大生纱厂堪称中国近代棉纺织民族工业的摇篮,历史悠久,地位突出。

2)现状遗存规模最大。大多数近代民族工业遗产地仅拥有零星点状实体,少数稍具规模的也仅分布在单一片区内,而张謇实业群数量多,规模大,在空间上分布广泛,涉及老城区、天生港、唐闸、狼山四处。

3)遗产综合性最强。张謇实业群起源、依托于工业,但不局限于工业,其还渉及商业、教育、慈善、市政、交通等多个领域,是相互关联的综合体。

4)遗产价值最高。就纺织工业遗存来说,宁波和无锡的历史遗存均已灭失,上海和杭州仅有部分厂房建筑保存至今,惟有南通的大生纱厂较完整地保存了历史风貌,同时也仅有大生纱厂及张謇实业群中的多处遗存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对城市整体格局的影响最为深远。济南、广州、大同等城市的近代民族工业遗产零星散布,天津、上海等城市以外资工业为主,这些城市的近代民族工业虽曾蓬勃发展,但其在城市整体空间格局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很小,而张謇实业群所形成的“一城三镇”格局奠定了南通近百年的城市发展格局,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起到巨大作用。

6)规划思想的集中体现。与其他各处仅具备物质形态的工业遗存相比,张謇实业群还是我国近代民族自强者自主规划建设思想的体现。

通过与国际类项的对比,张謇实业群同样具备突出的价值和重大的意义。铁桥峡谷、布莱纳文工业景观等世界工业遗产项目,以其机器、厂房等遗产实体,显示了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辉煌历史;而张謇实业群则以其“一城三镇”的综合布局,承载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家在国内封建势力与外国侵略势力双重打压下顽强发展的历史,以及自主探索并系统规划建设城市的努力。

4 世界遗产标准下南通张謇实业群价值分析

虽然张謇实业群目前尚无申报世界遗产的动议,但以世界遗产的标准加以衡量,进一步明晰其价值,对张謇实业群的保护与发展大有裨益。对照UNESCO《实施世界遗产保护公约的操作指南》的10条遗产标准,张謇实业群的遗产价值,可从第1246条进行阐述:

.表现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

张謇实业群起源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从此备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压迫的情形中。此后中国从农业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变,但租界与商埠是当时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因此这一过程并非是自发和主动的,而是被动的工业化。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强大,相反,利润不断被外国人收入囊中。在此情形下,张謇心存国民,希望发展本国工业以振兴中华。他结合南通当地条件、基于中国传统理念,创造性地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建设,于1895年开始了以大生纱厂为首的实业开拓,不仅使南通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且大大推动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逆境之中的创造力。

.在某期间或某种文化圈里对建筑、技术、纪念性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之发展有巨大形响,促进人类价值的交流。

张謇实业群以工业为主体,综合发展居住、商业、教育、慈善、市政、交通等配套设施,并以老城区为中心,结合唐闸、天生港、狼山三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形成“一城三镇”空间格局,成为中国近代城市自主发展的先驱和典范,是以民族资本工业带动城市发展的“中国近代第一城”。其中体现出的"功能分区、城乡融合”等规划思想与同时代规划思想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交相辉映,是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范。

张謇实业群在中国近代工业化历史中集中展现了民族工业的建筑景观。仅就实业群的核心——大生纱厂来看,在同时期的纱厂中,其留存的历史建筑、设施基本保持原有历史风貌和格局,门类齐全,主要文物建筑包括钟楼、公事厅、专家楼、清花车间厂房等,其建筑类型和景观风貌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时期的典型代表,在建筑景观上具有极高价值。

.与具有显著普遍价值的事件、活的传统、理念、信仰、艺术及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连结。

张謇实业群不仅引领了纺织、船舶等工业技术的革新和推广,在文化艺术方面同样有巨大贡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推动了古琴、刺绣、戏剧等世界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张謇兴办的女红传习所为代表苏绣最高境界的沈绣提供了传承平台,更俗剧院和伶工学社开启了中国戏剧改革的先河。此外,通州民立师范、南通博物苑作为中国第一所师范院校和第一所公共博物馆,是中国师范教育和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

5 南通张謇实业群的保护及发展建议

基于对南通张謇实业群的价值分析,结合世界遗产相关法规(宪章、宣言、建议等),提出南通张謇实业群的三态保护与发展建议,即形态保护、业态活化与文态传承。张謇实业群是以工业景观类遗产为核心、综合工商文教等多种类型、与城市空间结构有紧密联系、承载多种非物质文化遗存的遗产群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45]、《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景观宣言》[46]、《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47]、《关于世界遗产的布达佩斯宣言》[48]、《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49]以及国际工业遗产保护联合会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50]对张謇实业群的保护与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总结起来,张謇实业群保护及发展需注意以下3点:(1)形态保护——保持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划定有效的保护界线,在保护与管理过程中使其所具备的突出普遍价值得到保持或加强;(2)业态活化——努力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适当增加新的功能,通过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行动使遗产得到保护;(3)文态传承——保护修复工作应与文化传承和振兴活动齐头并进,使遗产地区的文化活力得到传播。

5.1形态保护

首先,需对张謇实业群各项遗产的信息进行详尽的调査与整理,包括位置、类别、建筑结构、建筑材料、遗存情况、现状情况等,并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在此基础上,建议划定"四地一带”保护格局(图4),以达到整体保护、联动发展的目的。“四地”即“一城三镇”遗产地,包括核心区和缓冲区两个层次。核心区包括老城集中了南通博物苑、濠阳小筑等大量遗存的濠南片区,唐闸镇大生纱厂及其周边辅助用房片区,天生港老码头以及狼山镇灵溪精舍、东奥山庄、我马楼等的集聚片区;缓冲区包含一些零散遗存以及需进行风貌控制的周边地带。“一带”即联系“一城三镇”的历史线路,包括通扬运河、通闸路、港闸河、港闸路、城山路等。

 

4:南通张謇实业群保护格局

来源作者自绘

5.2业态活化

历史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良性的造血与循环机制上,张謇实业群不能成为博物馆中的遗产陈列品,而应该找准切入点植入合适的业态,既发展经济,又为更好地保护遗产提供支撑。结合张謇实业群的特征,建议将遗产保护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主题会展、特色餐饮及住宿等业态结合起来,构建既“可展示可参观”又“可娱乐可休闲”的综合性深度体验业态,同时鼓励市民、企业、创客、艺术家等多元个体充分参与,共创活力。

5.3文态传承

文态,即遗产所承载的文脉精神,是张謇实业群得以历久弥新的灵魂所在。张謇实业群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厚,包括纺织文化、戏曲文化、刺绣文化等。当前南通相关部门对其中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整理已相对成熟,梳理并记录成档,但在文化的展示与传播方面仍有所欠缺,建议未来以静态展示与动态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文字说明、图片展示、实物展示、互动体验、交流研讨、主题演出、节庆活动等多种方式方法,进一步丰富张謇实业群文化精神的传承方式。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关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探索与随想[J].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51-55.

[2]沈钢,江幼玲.中国近代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J]民主,20095:39-41.

[3]杨蕾,曹金兰.历史的沿袭:南通博物苑规划设计展望[J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53-55.

[4]王昕.濠南别业[J].建筑与文化.200612:106-108

[5]栗永芹,骆高远.大生纱厂的文化旅游价值及开发[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254-256.

[6]杨震宇.民族工业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以南通油脂厂景观设计为例[J].中国园林,2014.305:74-78.

[7]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岀版社,2005:31-107.

[8]吴良镛,等.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3-130.

[9]刘峻源,刘立钧,林耕.南通唐闸近代工业遗存特色研究[J].中国名城,2011:47-51.

[10]林聚任.刘玉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5-23.

[11]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通市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46-147.

[12](清)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第六卷·影印清嘉庆八年刻本,《续修四库全书》第62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40-341.

[13](清)赵宏恩,(乾隆)江南通志第四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65.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27-228.

[14]南通市土地志编纂委员会.南通市土地志[M].南京:江苏人民岀版社,1997:4-9.

[15]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纺织》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岀版社,1984:366

[16]南通日报.大生纱厂的文物遗存及重要价值[EB/OL].http^/epaper.ntrb.com.cn/new/ntrb/html/2017-12/21/content_80831.htm.2017-12-21.

[17]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EB/OL].http://www.cast.org.cn/n200685/c57896756/content.html.018-1-31

[18]张忠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棉纺织企业进入中国的路径与特点:以上海纺织株式会社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91:122-126.

[19]徐元基.大纯纱厂槪说[J].近代中国,20041:329-360.

[20]刘淼.晩淸江南官办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以苏经丝厂、苏纶纱厂转制为案例[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4:64-73.

[21]谢振声.宁波工业化的起点:通久源轧花厂[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4-47.

[22]杭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杭州年鉴2009[M].浙江:浙江大学岀版社,2009:202.

[23]萧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萧山年鉴2001[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19-30.

[24]王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初探[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15-37.

[25]刘成.李演.浅论上海工业遗产再生模式:世博背景下工业遗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华中建筑.2011:177-182

[26]汪瑜佩.上海工业遗产的再利用:西方经验的借鉴[D].上海:复旦大学,2009:11-23.

[27]胡怡婷.严鹏.武汉近代工业遗产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077:65-66.

[28]宋春兰.浅谈工业遗产与保护:以天津三条石民族工业为例[J]文物春秋,20083:61-64.

[29]陆小华.广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28-41.

[30]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保定年鉴2000[M].石家庄:河北人民岀版社,2000:103-104.

[31]郭鹏.初论济南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济南:山东大学.2010:27-36.

[32]沈磊.陈梅.宁波太丰面粉厂改造竞赛[J].建筑学报,20068:31-34

[33]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大同年鉴1998[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124-125

[34]江海晚报.南通规划“一主三副多点”格局[EB/OL].http://www.jhwb.com.cn/content/2016-07/20/content_2473227.htm.2016-07-20.

[35]IC0M0S.IndustrialHeritageSitesontheUNESCOWorldHeritageListCEB/OL].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18thaprl/2006/18april2006.htm.2018-01-20.

[36]UNESC0.WorldHeritageList[EB/OL].http:ZMic.unesco.org/en/list.2018-01-20.

[37]UNESC0.ZollvereinCoalMineIndustrialComplexinEssen[EB/OL].http/whc.unesco.org/en/list/975.2018-01-20.

[38JUNESC0.Crespid Adda[EB/OL].http/whc.unesco.org/en/list/730.2018-01-20

[39]UNESC0IronbridgeGorge[EB/OLJ.http//whc.unesco.org/en/list/3712018-01-20.

[40JUNESCO.BlaenavonIndustrialLandscape[EB/OL].http//whc.unesco.org/en/list/984.

2018-01-20.

[411UNESC0.DerwentValleyMills[EB/OL].http^whc.unesco.org/en/list/1030.2018-01-20.

[421UNESC0.CornwallandWestDevonMiningLandscape[EB/OLJ.http://whc.unesco.org/en

/list/1215.2018-01-20.

[43]郑祖安.吴淞两次自开商埠始末[J].档案与史学49993:29-34.

[44]郑弘毅.论张謇的建城思想[MJ.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589-597.

[45JUNESC0 World Heritage Centre.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EB/OLJ.http://whc.unesco.org/en/guidelines.2018-04-22.

[46]UNESCO.Declaration on th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EEB/OL].http://www.unescobeijing.org/repository/U61675944409/Vienna%20Memo%20CH.pdf.2018-04-22

[47]UNESCO.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Safeguarding and Contemporary Role

of Historic Areas [EB/OL].http://portal.unesco.org/en/ev.php-URL_ID-13133&URL_D0-

D0_T0PIC&URL_SECTI0N-201.html.2018-04-22

[48JUNESC0.Budapest Declaration on World Heritage[EB/OL].http://whc.unesco.org/

en/BudapestDeclaration.2018-04-22.

[49JUNESC0.Recommendation on the Safeguar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lklore[EB/OL].http://portal.unesco.org/en/ev.php-URl_ID-13141&URL_D0-D0_T0PIC&URL_

SECTI0N-201.htmL2018-04-22.

[50JTICCIH.The Nizhny Tagi l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EB/OL].http//www.nmactec.cat/ticcih/pkf/NTagilCharter.pkf.2018-04-22.

 

Abstract: Nantong Zhangjian industrial group is an important origin of China's modern national industry, which i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ideals and practices of modem Chinese national capital to actively save the country, and its spatial layout of "one city and three towns" is the beginning of China's modern autonomous exploration of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Zhangjian industrial group, and distinguishes its unique heritage value through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parisons, then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dustrial heritage value; Zhangjian industrial group;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原载《现代城市研究》2019年第2期)

作者简介柳巧云1990-    ),女,江苏盐城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博士; 

阙维民1957-    ),男,浙江杭州人,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遗产与历史地理。

 


主办单位:张謇研究中心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环城南路21号 邮编:226001
电话:0513-85515405 传真:0513-85532753 邮箱:zjyj1984@126.com